1.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1)

1.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1)

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1](《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2](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秦既燔灭文章以愚黔[3],汉兴,则大收篇籍,置写官,成哀二帝,

[1]。语见《庄子·杂篇·外物》。

[2]。桓谭(前?—56),字君山,东汉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人,官至议郎给事中。此处所引“小说家合残丛小语”等语,见《文选》卷三十一江淹诗《李都尉》李善注,“残丛”作“丛残”,“譬喻”作“譬论”。

[3]。语见《汉书·艺文志》总序。

·002·

复先后使刘向及其子歆[1]校书秘府,歆乃总群书而奏其《七略》。《七略》今亡,班固作《汉书》[2],删其要为《艺文志》,其三曰《诸子略》,所录凡十家,而谓“可观者九家”[3],小说则不与,然尚存于末,得十五家。班固于志自有注,其有某曰云云者,唐颜师古[4]注也。

《伊尹说》[5]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6]十九篇。(后世所加。)

《周考》[7]七十六篇。(考周事也。)

《青史子》[8]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9]六篇。(见《春秋》,其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1]。刘向(约前77—前6),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官谏大夫、中垒校尉等。曾于天禄阁领校群书,撰成《别录》。刘歆(?—23),刘向之子,官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受诏与父领校秘书,撰成《七略》。《七略》,我国最早的一部目录书。

[2]。班固(32—92),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官兰台令史。曾校书秘府,继其父班彪编撰《汉书》共一百卷。

[3]。“可观者九家”,《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记述十家,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及小说家。

[4]。颜师古(581—645),唐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中书侍郎、秘书少监。精于训诂,以注《汉书》著称。

[5]。《伊尹说》,已散佚。伊尹,名挚,商初大臣。

[6]。《鬻子说》,已散佚。鬻子,名熊,《史记·楚世家》称他是周文王时人,周成王封其后裔熊绎于楚蛮,是为楚国之始。

[7]。《周考》,已散佚。

[8]。《青史子》,周青史子撰,已散佚。青史子,青史系复姓,古代史官。

[9]。《师旷》,已散佚。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平公臣子,精通音乐。

《务成子》[1]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宋子》[2]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黄老意。”)《天乙》[3]三篇。(天乙谓汤,其殷时者,皆依托也。)《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师古曰,刘向《别录》云:

“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曰:道家也,好养生事,为

未央之术。)《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

黄车使者。应劭曰: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曰,《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小说史略(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小说史略(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