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3)

3.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3)

[4]。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北宋晋江(今属福建)人。曾任史馆修撰,主持《新唐书》编撰工作,书成,由其具名奏进。

[5]。欧阳修(1007—1072),北宋吉安(今属江西)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所撰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

[6]。戴祚,晋江东人,曾随刘裕西征姚秦,后任西戎主簿。所撰《甄异传》,已散佚。

[7]。王延秀,南朝宋太原(今属山西)人,曾任尚书郎。所撰《感应传》,已散佚。侯君素,隋魏郡(郡治今河南临漳)人。所撰《旌异记》,已散佚。

·006·

等之垂教诫,刘孝孙《事始》[1]等之数典故,李涪《刊误》[2]等之纠讹谬,陆羽《茶经》[3]等之叙服用,并入此类,例乃愈棼,元修《宋史》,亦无变革,仅增芜杂而已。

明胡应麟[4](《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夥,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5]是也;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6]是也;一曰杂录:《世说》,《语林》,《琐》,《因话》之类[7]是也;

[1]。刘孝孙,隋末唐初荆州(治所今湖北江陵)人。太宗时曾任太子洗马。所撰《事始》分二十六门,内容系考述事物起源。

[2]。李涪,,·艺文志》著录二卷。

唐末人。曾任国子祭酒。所撰《刊误》《新唐书

书中考究典故,引古制以正唐制之误,下卷兼及杂事。

[3]。陆羽(733—804),唐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所撰《茶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系我国有关茶学的第一部专门著作。

[4]。胡应麟(1551—1602),明兰溪(今属浙江)人。所撰《少室山房笔丛》,

《明史·艺文志》著录三十二卷,又续集十六卷。内容主要为关于经史百家的考据,其中对小说戏曲的评述尤为人所重视。

[5]。《搜神》,即晋干宝《搜神记》;《述异》,即晋祖冲之《述异记》。《宣室》,即唐张读《宣室志》;《酉阳》,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6]。《飞燕》,即宋秦醇《赵飞燕外传》;《太真》,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崔莺》,即唐元稹《莺莺传》;《霍玉》,即唐蒋防《霍小玉传》。

[7]。《世说》,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林》,即晋裴启《语林》。《琐》,即《北梦琐》,宋孙光宪撰,记唐、五代士大夫遗文琐语。《因话》,即《因话录》,唐赵璘撰,记唐人遗闻佚事等。

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1]是也;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辩疑》之类[2]是也;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3]是也。

清乾隆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4],以纪昀总其事,于小说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唐宋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班固称“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如淳[5]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

[1]。《容斋》,即《容斋随笔》,宋洪迈撰,内容为经史百家以及医卜星算的辩订考据。《梦溪》,即《梦溪笔谈》,宋沈括撰,内容涉及史地、科技、艺文等。《东谷》,即《东谷所见》,宋李之彦撰,系论说性短文。《道山》,即《道山清话》,撰者不详,记宋代杂事。

[2]。《鼠璞》,宋戴埴撰,《宋史·艺文志补》著录一卷,书中多考证经史疑义及名物典故的异同。《鸡肋》,即《鸡肋编》,宋庄季裕撰,内容系考证古义,记叙轶事遗闻。《资暇》,即《资暇集》,唐李匡文撰,内容系考订古物,记述史事。《辩疑》,即《辨疑志》,唐陆长源撰,内容系辨明释道二教神怪灵验说的虚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小说史略(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小说史略(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第一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