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二延安在召唤(9)

30.二延安在召唤(9)

**认为:\"有三个重要因素促成了这一转变。一是中国人民、爱**队、中国**和红军进行的抗日斗争,包括东北义勇军,1932年在上海的十九路军,1933年在察哈尔与日军作战的吉鸿昌部队,1936年11月取得保卫绥远胜利的傅作义部队,学生的示威游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救亡运动。国民党认为,日本的侵略是无法抵抗的。我们看到,东北义勇军已经抵抗了,而且仍然在抵抗着。国民党认为,人民的抗日运动会给日本以口实,来进一步扩大其对中国的侵略。实际上,这些行动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使他们对占领更多的中国土地不能不有所顾忌;这些行动阻止并遏制了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同日本作战。事实上,上海抗战和长城抗战证明中国是能够抵抗的,他们在一段时间里阻止了日本的进攻。国民党把**当做永久的、势不两立的敌人,而却不把日本看做敌人。因此,国民党企图消灭**人。但是,**的统一战线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政策取得的成功,迫使国民党来面对现实。这是导致南京改变政策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国民党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全民族的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国民党开始有了一些勇气和信心,统一战线运动减少了他们对日本的恐惧。

\"第二个因素是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当然会得到苏联的同。同时,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也分化成了两个对立的部分:一部分要求和平与维持现状;另一部分成为法西斯侵略者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煽动者。英国远东政策的相应变化也对南京产生了影响。正是上述两个因素又造成了促使南京转变政策的最后一个因素。\"即国民党和统治阶级的分化。国民党有许多集团和派系,但基本的有两派:亲日派和抗日派。这一分化在1931年9月就开始了。但是,只是到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地区自治运动'时,才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即中国必须而且能够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初,这种观点只存在于很少一些人当中,现在,它已比较普遍了。1936年,这种舆论广泛地传播开来,并对南京的政策、方针产生了影响,这是第一次实际的影响。\"毕森接着**的话追问:南京的哪些集团和个人赞成或反对统一战线南京的民主化进程有哪些表现你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方面会有新的进展吗

**回答道:\"南京政府在继续改变着他的政策,这一转变是在张群与川樾的谈判期间开始的,1937年2月的五届三中全会也清楚地表现出来。在这次会上,国民党的对日态度变得更加强硬,国内和平的政策正式实现了,也就是停止了内战。这一展同**的政策有直接关系,**长期倡导团结中国的一切力量同日本作战。

\"目前,最为紧要的步骤是南京在民主问题上的政策转变。国民党没有完全放弃其统治的根本基础,也就是他们的军事独裁。在这方面,南京还没有改变。实现民主改革,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为了巩固国内和平,团结全国人民,民主是基本的要求。没有民主,抵抗日本侵略的工作是无法有效进行的。因此,目前群众的口号是:巩固国内和平;争取民主改革;实现对日抗战——所有这些统一于民族统一战线和民主共和国的总口号之下。\"**接着指出:\"至于反对统一战线的集团,他们有三个方面的代表:在国际方面,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但是,日本不是孤立的,德国也是这个法西斯集团的一员,还有意大利。他们竭力劝诱中国的统治阶级加入他们的阵线。他们不仅想使中国成为殖民地,而且想使中国成为反对和平阵线的一股力量。这是第一个危险的因素。二是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亲日派和社会上的托洛斯基派。他们反对统一战线政策和我们的三个主要口号。这是第二个危险的因素。三是犹豫动摇分子的危险。这些人存在于统治阶级当中,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他们赞成抗日的政策,但是不同意给人民以民主权力。问题是他们想脚踩两只船,其结果,要么掉进水里淹死,要么把两只脚都站到日本的船上去。\"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泽东外交生涯第一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0.二延安在召唤(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