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十一烈士暮年(一)(20)
“上山下乡”
运动也是在“继续革命”
理论指导之下的一种改造青年、“反修防修”
的政治手段。
它的提出,与**认为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再教育”
的想法和他想不断拉平社会各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以此缩小三大差别的思想有关。
革命战争时期,为动员、教育、培养知识青年,中国**形成了以“抗大”
教育为代表的改造青年的经验。
建国以后,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的展,**逐渐把这种经验绝对化,对于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出轻视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倾向,认为“书读得越多越蠢”
,提出“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学制要缩短”
,“阶级斗争应成为青年的一门主课”
,要在“革命的大风大浪中”
培养和造就接班人。
这些想法体现在知青“上山下乡”
运动中,就使这场运动被提高到“防修反修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的高度上,反映出**试图通过使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密切同农民的联系,不断缩小三大差别的倾向。
“上山下乡”
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参加边疆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到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
新疆、内蒙古、东北和云南等地是几个大的生产建设兵团所在地,插队落户的区域则非常之广,几乎覆盖所有的农村地区。
“文革”
期间,“上山下乡”
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1600万人之多。
他们通过这一实践受到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益的磨炼,加深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了解。
其中绝大多数人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边疆,在那里洒下辛勤的汗水。
但是,“上山下乡”
运动的实践,并未产生如**所设想的效果,却带来严重的后果,给我国历史造成深远的影响。
它耽误了年轻一代,加重了“文革”
造成的“人才断代”
现象。
为了安置“上山下乡”
的知识青年,国家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先后支出经费100亿元以上,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不但没有能够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同时,把大批青年以政治运动的方式,不区分地区,不区分具体况地推向农村,给部分地区的农民和广大知识青年家长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本已人多地少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到来,导致与农民争土地、争工分和口粮的况,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而多数知识青年在农村中生活不能自给,要靠家庭补贴,又给家长造成经济上和思想上的负担。
对“上山下乡”
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有所了解的。
1972年12月,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教师李庆霖写信给**,反映其子在农村中的困难。
这封信对**触动很大,他看了多遍,认为写得相当好。
1973年4月25日,**复信写道:“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况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根据他的指示,当年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在当时条件下,根本解决是不可能的。
1976年,**再一次在一份反映青年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似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以解决”
可直至他去世,也未“解决。
“教育革命。
**早在1966年的“五七指示”
中就已号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十六条》中则把“教育革命”
规定为“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
“教育革命”
的提出,源于**对学校教育状况的认识,即“资产阶级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1970年12月18日,他在同美国友人斯诺谈话中就谈道:“我们没有大学教授、中学教员、小学教员啊,全部用国民党的,就是他们在那里统治。
文化大革命就是从他们开刀”
“教育革命”
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旧”
的教育制度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1968年7月21日,**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的编者按清样中加了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一段话后来被称为“七二一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