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扰我思绪(上)(3)

3.扰我思绪(上)(3)

警惕媒体,又离不开媒体。***这是全媒体时代作家们的宿命。作家在需要个人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宽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新鲜的材料。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如果完全抛弃媒体,那他的视野也许就受到限制。所以,我离不开媒体提供的经验,甚至在写作时需要二手经验对一手经验进行补充。一些更为年轻的作家,基本都生活在网上。从网上获取经验已是他们的常态。我不能否定这种生活,也不敢妄来自网上的经验就一定写不出优秀的作品。有时候,媒体视频播放的画面,比自己的亲历更靠近目标,更接近本质。我就在慢镜头里,看到过眼镜蛇毒液喷出时的形状和曲线,这是肉眼根本没法看清的事实。二手经验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眼睛的前方尚有一个镜头的存在?新闻报道的后面还有记者的大脑、媒体的企图?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对于作家来说,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拨开迷雾的过程。拨开得越深,也许就越能看到有价值的经验,就像珍珠在蚌壳里,就像思想在大脑深处。面对媒体海量的信息,作家必须学会用减法。比如用一支香烟的重量减去烟灰的重量,你就能算出烟的重量。用人体临死前的重量减去死掉一分钟后的重量,你就能算出人类灵魂的重量,有人说答案是21克。如果我们能算出镜头过滤掉的温度,能算出记者大脑的用意、媒体的企图,那一部伟大的作品也许就产生了。作家的作为就在这轻轻的21克里,他们在信息与作品之间设立了一道复杂的工序,那就是作家心灵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过程就是写作过程,真的被保留,假的被抛弃,正好与食品造假的工序逆行。有了作家的心灵检测,我们就能从小说中读到真正的中国经验或美国经验。这也是作家存在的理由。他们可以从假的信息里提炼出真的信息。他们一次次证明虚构比现实更可信。

所以,经验在媒体的里面、在生活的深处、在心灵的底层。如果我们没有灵魂引导,没有追问需求,没有开采能力,那就有可能永远触摸不到真实,那一本本砖头似的作品所呈现的,也许都是经验的表皮,也许就是货真价实的伪经验。

真正的经典都曾九死一生

1954年,作家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快要收尾的时候,借主人公亨伯特之口说:“此书正式出版让各位一饱眼福时,我猜,已经到了21世纪初叶……”这个预测虽然是虚构中的虚构,但不难看出纳博科夫对该书前途所持的悲观绪。事实正如他所料,当小说脱稿之时,也就是该书开始漫长旅行之时。它先后被美国五家大出版社退稿,就连和纳博科夫签有协议的《纽约客》也不愿刊登。这些有权有势的出版社和杂志对《洛丽塔》都出了“死刑判决”书,仿佛当时的美国出版界集体眼瞎。传说,也曾经有火眼金睛看到这个小说的价值,只是迫于当时美国阅读环境的压力,所以不敢好。然而,我更愿意相信,当时真的没有人喜欢它,除了纳博科夫的妻子薇拉。这个“老男人**”的故事,即便是放在标榜自由和开放的美国也过于惊世骇俗,它严重地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

不能出版,也许不是对作家最沉重的打击。纳博科夫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写给未来读者的小说,也可以说这是写给50个知音阅读的伟大作品。全世界所有倒霉的作家,无不这样自我安慰,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动力。但是,就连这样的安慰纳博科夫也不能得到。曾经帮他推荐稿件到《纽约客》表的评论家威尔逊,是纳博科夫值得信赖的朋友,也是纳博科夫的文学知己。可是,当威尔逊在看完《洛丽塔》之后,回信给纳博科夫:“我所读过的你的作品中,最不喜欢这部。”甚至把《洛丽塔》指责为“可憎”、“不现实”、“太讨厌”,并将这些意见转告给出版商,使《洛丽塔》未曾出版先有臭名。而另一位评论家玛丽?麦卡锡在根本没有读完该书的况下,竟然写文章批评其“拖泥带水,粗心草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谁看透了我们(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谁看透了我们(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扰我思绪(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