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多情未必不豪杰(8)

133.多情未必不豪杰(8)

隔天,**对梅白谈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和交流的结果。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昨天夜晚的那几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乡土风味,很感人。起先,我要你翻译,以后,我也成了‘黄梅佬’了。你们的采茶戏跟湖南的花鼓戏一样,使本地人有亲切感,喜闻乐见,是自然的。我这个湖南人,对你们黄梅的这个戏,也有亲切感。艺术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要有民族特色、乡土气味……不能随便说什么‘色’,我说只要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第二年,1959年7月10日,梅白随王任重陪**从庐山到九江下水,游过了黄梅县的小池快到费家湾时,**上了登陆艇,问梅白:“这里离你的家乡多远?”梅白说,还有十五里。**又兴致勃勃地谈起黄梅戏,饶有风趣地说:“于老四、张二女现在该行时了吧?”接着指出:“这一对人,以字行,留姓不留名,可见这是一对劳动者。要不张二女怎么‘推车’呢?”瞧!“原始的”黄梅戏给**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严凤英的“七仙女”成了人人皆知的故事

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在张治中和罗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安徽。一天,省委招待**一行着黄梅戏《打金枝》。严凤英扮演皇帝的女儿金枝。

这出戏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一身傲气,闯入宫中,打碎“禁灯”,又打金枝玉叶,闯下杀身之祸,急得郭子仪捆绑了自己和儿子,赴皇帝面前请罪。皇帝不仅没问罪,反而十分宽容,还批评自己的女儿,又批评皇后对女儿的偏心。**看得轻松、愉快、十分惬意,看后说:“历代开国皇帝,从不杀有功之臣。”

**还饶有兴致地问省委有关负责人:“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省委同志说:“黄梅县与安徽宿松县交界,旧社会可能黄梅县灾民逃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吸收了安庆的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了黄梅调。”**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省委同志介绍说:“她是安庆桐城县人。”**一边频频点头,一边高度评价严凤英的做唱和地方戏曲,他说:“我喜欢家乡湖南花鼓戏,黄梅戏更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你们要知道,全国老百姓谁不知道梅兰芳?”

“……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一次,**听了蒋桂英演唱的民歌,说有荆楚特色。他最喜欢有关小女婿的那一,对“一小”这个词尤感兴趣。他说如果翻成北方话的“小不点儿”或者普通话的“一点点”,就没有荆楚特色了。**对现代歌剧《洪湖赤卫队》也有这样的看法:这个歌剧之所以受欢迎,而且流传开了,主要的是歌剧的主旋律有荆楚特色,有“下里巴人”的特点,所以“国率而和者数千人。”

**看戏的时候,是一个热、恬静而又亲切的凡人,但在评论戏的时候,又的确是一个修养极深,造诣颇高并极具影响力的伟人。**看戏不仅局限于消遣,更多的是以领袖的典范和威望来保护和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艺术文化。

地方戏和民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渊源,许多剧目能够流传至今并得到展,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分不开的,但是它更与领袖人物的关心和鼓励密切相关。

看戏也是工作

**不仅喜欢自己唱戏、看戏,而且还经常把戏里的人物、节和演员介绍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对他们晓之以理,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这不仅体现了**治国的雄才大略,也体现了一代领袖对新中国艺术家的关心和鼓舞。

如果说**在延安、西柏坡等处看戏主要是为休息、艺术欣赏或娱乐的话,那么,对于成为执政党领袖的**来说,建国后的看戏已远远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围,这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政治因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毛泽东的情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泽东的情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3.多情未必不豪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