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多情未必不豪杰(11)
相声这种艺术形式接近喜剧的艺术形式,相声演员也应该是喜剧演员,但却不是喜剧人物。相声演员要博得观众的好评,使观众满意,但绝不能哗众取宠。侯宝林是久负盛名的相声演员,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语专家。
**第一次听侯宝林的相声,是在北平刚解放不久的1949年上半年。一天,由叶剑英和彭真为中央领导人组织安排的一场文艺晚会上,这次晚会主要是想让**和北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见见面。
叶剑英和彭真告诉**,这次晚会内容丰富多彩,安排了许多小节目,除京剧、评剧段子外,还有清唱、曲艺等,但晚会最有特色的主要还是侯宝林的相声。
“好,我去。侯宝林是个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相声。”**兴致勃勃地答应了。
晚会地点设在东交民巷的市委机关礼堂,当时的北平市长叶剑英和市委书记彭真陪**等人就座。
侯宝林和郭启儒合说的相声《婚姻与迷信》是晚会最精彩的节目,放在最后压轴。他们二人在台上一站,观众们就鼓起掌来。侯宝林的相声,逗得全场哈哈大笑,**也是笑声不断,而且听得极其入神。
“侯宝林是个天才,是个语研究家。”**边看边称赞。
彭真接上说:“侯宝林学艺很刻苦,他干好这一行,在这一方面很有研究,这真是行行出状元,他也是这一行的状元了。”
**点头表示称赞,然后接着说:“这一行很好,能促使人们欢乐,能促使人们从反面中吸取教训,能促使人们鼓起革命的精神,做好工作……”
演出结束后,在返回香山的路上,**还是对侯宝林的相声赞不绝口。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到:“侯宝林对相声很有研究,他本人很有学问,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个语专家。”
还有一次演出,剧场的座位都是木排椅,**和朱德坐在剧场中间特意安放的两把藤椅上。前边的节目演完了,**拿起雨衣挽在左臂上,一边鼓掌,一边站起来准备要走,一看“哦,还有节目”,是侯宝林的相声。于是**便把雨衣放在旁边,又坐下来听,一直听完那个段子,并鼓掌致意。演员们又加演了一个小段儿,直到演出结束后,他才离开剧场。
**爱听相声,尤其爱听侯宝林的相声。他听侯宝林的相声共有一百五十多段,其中五十多段是新创作的段子。一百段左右是传统作品。侯宝林为了介绍过去的演出形式,曾和几个老演员一起特意挖掘出《字象》这个传统三人相声段子,并到**的住所演出,**很欣赏这个段子。他只要现传统相声中民主性的精华,就非常高兴。
《关公战秦琼》也是**最喜欢的相声节目之一。一般的相声节目,他很少听两遍,只有这个节目,他在一次演出后,又让侯宝林等重演一遍。《关公战秦琼》原是过去的艺人根据民间笑话改编而成的,演员们在演出时又不断进行整理,加强了作品的思想性。这个节目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旧社会的反动官僚什么也不懂,却依靠权势号施令的丑态。这对于当时**提出的我们党要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反对瞎指挥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同时,更具有较强烈的剧场效果。
**不仅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而且对侯宝林本人也十分关心。1956年间,侯宝林曾在《北京文艺》上表了《相声的结构》、《相声的语》等几篇文章。那时恰逢政协全国委员会召开,**在接见文艺界代表的时候,对侯宝林说:“哦,写了很多东西,你想当相声博士啊!”**十分风趣的语,长期鞭策着侯宝林对相声艺术理论的探索,为提高我国的相声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侯宝林给**说相声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是**并没有淡忘他。侯宝林也常常给**送几盘录音带去。**也常捎信来问:有没有什么新段子?**要求的相声,除了娱乐性外,很注重知识性,因此在选择上是相当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