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战后新世界(2)

76.战后新世界(2)

最终,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延续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机结束。5月23日,在英、美、法三国代表参加下,西德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9月20日,西德建立,定都波恩,以阿登纳总理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9月21日,占领法生效,令西德享有自主权,英、美、法三国保留管制联邦德国的外交、外贸、国防特权。同一时间下,苏联亦在德国东部筹措成立**控制的德意志国家,苏占区在1949年5月30日通过宪法,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生效,东德建立,定都东柏林,皮克为总统,格罗提渥为总理,取代苏联管制委员会对民主德国的外交及外贸监督,德国彻底分裂为东、西德。

这次危机可以说是美国蓄意分裂德国,恶化美、苏关系而制造的一次事件。

北约成立

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十二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正式成立。北约是为了对抗苏联在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扩张而建立的,也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推行世界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而建立的政治、军事组织。

北约成立之初只有十二个成员国,后来北约经过六次扩大,成员国逐渐达到二十八个:1952年2月,土耳其和希腊加入;1955年5月,联邦德国加入;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1999年3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加入;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2009年4月,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

六十多年来,随着世界风云变幻,北约不断调整其军事战略。在成立初期,北约实行“集体防御”原则,遵循“地区性遏制战略”。华约成立后,北约开始逐步推行“灵活反应战略”和“前沿防御战略”。

1991年华约解散和冷战结束后,北约开始实施“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并通过介入前南斯拉夫地区危机、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向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扩展。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北约又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新的行动重点,参与阿富汗战争,其军事力量由欧洲扩展到了亚洲。近年来,北约又在推行新的战略转型,在保留传统职能的同时,执行从军事到民事的广泛任务,如反恐、维和和人道主义援助等。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正当中国人民全力以赴地为巩固新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努力的时候,朝鲜战争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对外战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本来不愿见到的。

朝鲜战争爆后的第三天,美国总统杜鲁门表声明,宣布扩大朝鲜战争,并单方面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声称:“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福摩萨(指中国台湾地区)的任何攻击。”9月,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此后美国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空。

整个局势的展使中国忍无可忍。10月1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提出郑重警告。但傲慢的美国政府无视中国的警告,自以为具有足以压倒一切的实力,悍然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推进。朝鲜政府两次邀请中国出兵支援。中**队是赴朝参战,还是隔岸观火,已到了必须作出决定的时刻。

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经过五次战役,到1951年6月,在朝鲜战场上形成以“三八线”为界的相峙局面。7月,在苏联代表的建议下,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不久后移至双方实际控制线上的板门店进行。经过两年边打边谈的局面,1953年7月,美军总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同中朝方面正式签订军事停战协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北大历史课(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北大历史课(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6.战后新世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