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老队长走了(3)
工作组组长听着听着感到有些不对劲:吃大食堂,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事啊,怎么没批斗地主葛有财呢,咋把话扯到这茬上了?他急忙起身止住贺老四老婆说:“四婶四婶,你累了,先休息休息。”
贺四老婆犹未尽地说:“我不累,我还没批斗完呢……”
台下又哄笑起来。几个后生提醒说:“四婶,你把年代记错了,那是解放后的事呢。”
那天的批斗会,不但没有完成好上级布置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笑话。北堡村的驻队工作组为此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严厉批评,王德德也因主持会议不力,有美化地主葛有财的倾向而被取消了预备党员资格。原准备将他的队长职务也一并撤销,但考虑到他在村上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而保留了职务,但又增设了一名政治队长做帮手。
王德德倒也想得很开,咱一没有昧良心,二没有丧德行,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立正、坐直很坦然。在宣布上级一系列处分决定的社员大会上,王德德平静地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农民,无论出现啥况,无论风水怎样变,我都会诚诚实实做人,扎扎实实种地,把路走正把粮打多,走到天边,咱还是咱,一个本本分分的庄稼汉农民。
人民公社化后,自留地被收到生产队统一作务了,王德德心里很有些失落,他原本打算全力以赴把自留地作务好,当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地主,如此这般以来,这一远大理想显然是落了空。可当他以一队之长的身份,指挥着三个生产组的四五百口人在2000多亩土地上辛勤耕作劳动,并且连年打下很多粮食时,忽然觉得,自己其实早已成为大户地主了!甚至还觉得自己比葛有财还地主十倍、百倍。渐渐地,从这些宏观的、具体的感受中,王德德得到了启,得到了宽慰,得到了满足,也极大地激了他爱生产队每一亩土地、爱生产队这个大家庭的热。此后的多少年里,他就像一匹永不松套、永不歇脚的骡子,昂扬起脖颈、挥动四蹄,奋力地向前拉着耙犁。
王德德原本是庄稼行里的老把式,如今当了队长,就像鱼得了水、牛得了草。凭着对土地无限的爱,在王德德的脑筋思维中,哪块地能种粮,哪块地能种菜,他都了如指掌,闭着眼睛都能指到田垄;夏粮种啥,秋粮种啥,瓜果种啥,蔬菜种啥,他心里的算盘每每拨拉得头头是道。要是哪个组的庄稼活干得不好,作务粗疏,他立即拉下脸把组长骂个狗血淋头:羞先人呢,你是种地呢,还是哄鬼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料,你们不懂得这个道理?
那些年,在他的带领下,队里的粮食亩产屡屡“跨长江”、“过黄河”,被县上、地区和省里树为学大寨标杆。可当上级组织的参观学习团来北堡村取经时,硬是找不见他的人影,即便找见了,九头牛也拉不进会场。他说,咱是个庄稼人,多打粮食那是本分,卖嘴皮子的事咱做不来。因为这些,屡屡惹得上级领导不高兴,来参观学习的人也十分扫兴。
后来,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土地又分回到了各家各户,名称也变成了“责任田”、“承包地”,王德德亦得到了属于自己家的地。在履行队长职务的最后一次社员会上,王德德对乡亲们说,社会不管怎么改革,怎么变化,咱庄稼人还是庄稼人。地还得靠农民种,粮还得靠农民打,本分永远改变不了呢!
由于年龄关系,王德德从队长的政治舞台上退了下来。不指挥管理那么多人,也不耕种那么多地了,他便试图重新拾起青年时期就做过的“地主”梦。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辈子深爱土地的王德德,壮心不已,硬是把自己名下的五亩责任田作务得产量、效益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一时间名声大噪,“种粮大户”、“务农能手”、“劳动模范”的头衔接踵而来。由于屡屡开会寻不见王德德本人,县长还驱车几十里,专程赶到北堡村给王德德披红戴花。县太爷亲自登上门来,这一空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动,在北堡村乃至全乡、全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臊得王德德满面通红,连连给前来看热闹的乡亲们拱手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