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四章.欧亚双头鹰,俄罗斯地缘格局(3)

8.第四章.欧亚双头鹰,俄罗斯地缘格局(3)

???苏联在心脏地带的扩张,使欧洲和中国的命运都受到了影响,而大中东和东南亚处于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因此感受到美国的海上和空中力量的压力。这是冷战的最终地理真相,但它被意识形态的对立掩盖了。

对于在“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来说,冷战看起来似乎永无休止,但事实上那仅仅是俄罗斯的一个历史阶段,并按照地理规律自然终结。19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企图改革苏联制度,由此暴露出了苏联系统的实际状态。这毕竟是一个由被臣服民族组成的僵化的军事帝国,许多人仍居住在俄罗斯的森林和平原、草原、平地和山区的边缘。

???

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国土面积锐减,成为自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以来面积最小的时期。它甚至失去了乌克兰,这个基辅罗斯最初的心脏腹地。但尽管失去了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损失了高加索和中亚,尽管车臣、达吉斯坦和鞑靼斯坦在军事上具有不确定性,尽管蒙古成为独立的国家,摆脱了莫斯科的把控,俄罗斯的领土仍然是地球上最大的,超过任何其他国家,约1710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占据亚洲大陆1/3强,陆地边界仍然绵延横跨近一半的世界时区,从芬兰湾直到白令海。这个广阔而裸露的疆域,没有山脉和草原的屏障,不得不靠只有前苏联一半多一些的人口去守卫。事实上,俄罗斯人口比孟加拉还要少,在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只有2700万人。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曾在《大外交》一书中提到:“俄罗斯向外扩张很少知道节制。一旦受阻它便满怀悲愤,暂时隐忍,伺机报复。”。军事占领一定是不稳定的,不可能长久。经济和文化的展与融合才是立国的基础。在**制度下,利益为特权阶层所独占。阶级的不平等和剥削转化为民族不满绪和仇恨。即,贫富阶层仇恨转化成了民族仇恨。俄国的扩张因此走到了尽头。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必然结果,之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邦联分离,加速了整个系统的解体,边缘部分纷纷脱离中心,这与13世纪中期基辅罗斯的失败、17世纪早期中世纪莫斯科公国的结束、20世纪初罗曼诺夫帝国的崩溃是一样的。

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占全苏面积的76%,人口占52%(约1。48亿)。除了在自然条件方面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中屈一指外,在社会领域,俄罗斯也是其他加盟共和国无法与之攀比的“巨人”。

1991年12月,俄罗斯联邦独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独立后的俄罗斯作为国际法意义上苏联的继承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但由于国内政治制度变迁和国际环境变化,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书中曾形容苏联解体后的俄社会生活状况,“实际上是第三世界国家水平”。政局混乱、经济滑坡、外交迷茫,除自然条件外的所有领域都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俄罗斯相信,获得独立就等于甩掉了身上的沉重“包袱”,将会很快复兴,重振雄风。但实际上俄罗斯独立以来,并未像人们想象和所希望的那样,真的轻装上阵,一显身手,而是陷入了长期的衰退之中。直到2000年年初普京出任总统,俄罗斯才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在政治领域,独立后的俄罗斯在摧毁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思想观念方面进行得十分彻底,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过程却极为复杂,尤其是在关于建立总统制、实行多党制、总统和议会的权力分配等问题上的斗争尖锐激烈。建立起总统制后,政府的组成又成了大问题。

在经济领域,为了尽快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驶上市场经济的快车道,俄罗斯实行了“休克疗法”,结果是只见“休克”不见“疗效”,经济连年出现负增长。实行“休克疗法”那几年,俄罗斯的老百姓尽管尚未落到“民不聊生”的境地,但“今不如昔”却是人们对时局的共同看法。俄罗斯独立后经济的复苏迹象也是在普京担任总统以后出现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四章.欧亚双头鹰,俄罗斯地缘格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