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后记美女作家备忘录(3)

3.后记美女作家备忘录(3)

到《天使妹妹》就更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在《像艾琳那样疯狂》中已经提到了这个长篇,因此在写作时间上它似乎应该略早一点儿。但我更愿意将它定位于晚于《像艾琳那样疯狂》,最多也是不分先后。在前两三年,年轻作家或者说这一茬走红的作家的小说里经常会提及甚至大肆渲染写小说的状态和感受,而且喜欢谠起官己已经写的和正在写的小说。当然不能完全当真,但也不排除之前或者之后他(她)真的写了或者会去写这样一篇小说。《天使妹妹·水中花》也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例子吧。我觉得无论是感觉上还是技艺上它都应该比《像艾琳那样疯狂》更讲究一点,表达的主旨也更深刻和宽广一些。当然小说如何不是我自己说了算的。在写作之时,我感到相当困难的是根本找不到一个句子来开头写这么个\"广为争议\"的长篇片断。到底它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饼难而进的爱故事还是一个俗气无聊的滥倩故事?是凝重的呢还是轻薄的呢?真?假意?甜的?苦的?我无法确定,甚至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路。好几次我想算了算了算了我不写了,我做不了这样一个题目,可是真要放弃又心有不甘。就这么患得患失。毕竟这种摆在面前的抖机灵的大好机会也不是总有。就像爬山一样,都上到半山腰了,不登上山顶总觉意犹未尽。再说了,以虚构人物的名义写小说,简直就跟免费游欧洲,这种机会哪有白白放弃的?有一天我在健身中心游泳,忽然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应该怎么写了。所以就有了艾琳在水中花等着男主人公到来的一幕。在这个所谓的长篇片断里,人物关系简单至极,故事只在艾琳和他两个人之间展开。我非常欣喜找到了这么一个在我看来挺不错的调子,有点像煮茧抽丝,我找出了那个丝头。我甚至想,可惜这只是一个片断而不是一本书。

戏仿评论可以看作是知名:的和无名的评论家和热心读者对艾琳小说的评价;欢仿随笔《我看艾琳》是艾琳的随笔,也可以看作是她对身处的文化圈时髦景象的事仿或者戏拟;《激动》是艾琳的创作谈,这样的写法从前是不大看得到的。以前我印象中作家的创作谈写得都很严肃,很诚实,一五一十,掏心窝子。而到了这一茬作家的笔下,早已经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了。他们(或者说我们)这么写好不好、有多好我可说不上,别人怎么看我当然也管不着,但总是往前走了,有了时尚感,甚至风姿绰约,所以在我眼睛里便思无限。谁让我就是这么一个喜新厌旧的人?我试图通过戏仿随笔和戏仿评论描摹和复制文化圈当时的一些声音和图像,那些声音和图像让不少人着迷,我肯定是其中之一。说它们构成了我近年最主要的娱乐生活毫不夸张,它们带给我的快慰无法说。现在我将它们以手工的方式重制一遍,也许只算得蝶翅上的一个斑点,仅供同好们旧梦重温。

\"70年代\"

这是近年出现的一个专有名词,写小说和读小说的人都知道是指70年代出生的作家,尤以女作家居多,你仅仅是生在这个年代或者你在这个时段走上文学之途甚至大红大紫的都不在之列。

\"70年代作家\"在90年代末红极一时,甚至让比他们成名更早的一些前辈作家星光黯淡。媒体对她们的报道很多,说她们与以前的中国作家有很多的不同,大胆地以个人形象参与到写作活动中来,她们的小说怎样怎样,她们的人怎样怎样,她们的私生活怎样怎样……中国确实还没有一茬作家像她们那样受人追捧。有一度她们的出场带给读者的兴奋远远超过了那些脸熟的影视明星。他们的青春,无所顾忌,还有她们的小说让她们飞快窜红,但不知因为什么她们还是让人不悦了,像她们飞快地出现一样,她们也速度很快地黯淡下去。再度闪亮估计很难以群体的形象出场了,到那个时候,他们可能会以真正独一无二的个人形象和无可比拟的个性占据各自自己的位置。当然,到那个时候,人数和名单大概都会生巨大的变化,即使真能形成气候形成波满那也是另外的气候另外的波澜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美女作家(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美女作家(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后记美女作家备忘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