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第七十章战乱未止(4)

480.第七十章战乱未止(4)

原本只需一些时间,这种对立便可冷却下来。***然而,急功近利之心反而亲手将不平和憎恨的病菌散播到了东北。他们借攻陷上野之势,将战线扩大到了整个东北。

“不并肩战斗一次,士兵是不会变强的。”

官军以此为由,除了萨、长以外,还自加贺、尾张、土佐、大垣、越前、高田、松代、松本等诸藩借兵,之后甚至还向西国借兵,最终将十万大军送上了战场。

另一方面,东军(关东幕府一方)的主力则是会津和长冈两藩士兵,另外还有仙台、米泽、庄内、南部、二本松、三春、棚仓及其他二十余藩的联合军队六七万人,也不得不加入这场战争之中。

其中,只有仙台、米泽和会津三藩向其他领国出兵,其余诸藩皆守在国境作战。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算不上是聪明的作战计划。

官军故意在人间扩大战祸,煽动起反朝廷的怨恨,这样的战争很难说是符合朝廷之意的。当然,诸藩的主张和战意各有不同。事实上会津和长冈便绝不相同。

长冈藩的河井继之助从一开始便明确标榜严正中立,他已清楚地看出,只需过一段时间,这种激昂便会冷却下来,而庆喜的恭顺自然亦出于此意。

“所谓王师,不应好战而苦其民。而今萨、长之兵恣意滥施兵威,逞其暴意,胁迫各藩,陷他人于不义。此实为藉王师之名而逞私威之贼师。其炮口指向长冈之时,身为男儿自当为国家未来奋起!”

这不仅仅是河井,也是当时不得不挺身而起的东北诸藩武士们的真心。笔者相信,经过明治元年(1868年)之战,河井继之助与西乡隆盛、胜海舟一样,都是贯彻先见之明和武士之道的一大卓绝英才,值得大书特书。

该年3月1日,他拥护着藩主牧野忠训撤出了长冈藩位于江户的藩邸。官军决定于3月15日对江户动总攻,3月1日正是总攻的半个月之前。

他在撤回长冈的同时,便向一众藩士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此际,助会津、桑名诸藩抵抗王师有悖大义名分(这一点与庆喜看法相同)。然响应萨、长而讨伐德川氏,则有悖君臣之义,因而眼下应坚持局外中立。我长冈藩应独立独行,先镇抚领内,静待时局安定。然若官军不容局外中立,欲行无道之处置,我藩亦须断然防止。诸君,但请勿疑吾意!”

自然旗本和会津都曾固执地请其起兵,但他的主张依然没有生丝毫动摇。

奉还大政的将军庆喜蒙受贼名,却仍保持恭顺。身为谱代的长冈藩万万不能无视庆喜的恭顺,反抗官军。然而,倘若主动投靠官军,对付旧主德川家,即便只是一个普通人也等同是人格丧尽。

于是,在事态平息之前,长冈藩并未支持任何一方,而是一边整顿内政,一边保持局外中立,其做法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随着官军迫至国境,他身为执掌一藩的总督,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

闰四月二十六日,他将大本营设在离城一里远的摄田屋,在所有重要位置布置了兵力,而后手捧希望准许局外中立的请愿书,前往已经逼至小千谷的官军军营,拜访了监军岩村精一郎。

此次岩村与河井的会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戊辰战争的本质。

河井继之助当时的心中怀有同拜访西乡的山冈铁舟和胜海舟同样的期待。只要对方肯听,他完全具备说服对方的口才、自信和能力。

“我们自然不会抵抗官军,但请不要提出令长冈藩兵站在前线攻打会津这样无视人的要求,希望可以认可我们局外中立的为难立场。”

若是能开诚布公地说,河井继之助本身或许还有意在官军与会津之间斡旋。

其时,河井继之助四十二岁,正值盛年。他不仅师从齐藤拙堂、古贺谨一郎、佐久间象山、大槻磐溪等人,还前往备中松山拜访山田方谷,学习实用经济学,并奔赴长崎与中国人交往,在荷兰人叩开大门之后,又接触到了新世界的风潮。他与昭和时期的山本五十六元帅1[1山本五十六(1884~1943):“二战”军官,曾担任珍珠港事件总指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德川庆喜 最后的幕府将军(上下)(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80.第七十章战乱未止(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