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序(1)

1.译序(1)

本书原名《穿越戈壁》(acrossthegobidesert),著者为瑞典著名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是20世纪最著名的探险家之一,他在中国西部的探险与考察横跨时间长达40余年。他屡次深入中国的新疆、西藏、内蒙古各地,搜集了大量有关地理、地质、人文等方面的珍贵资料,被后人誉为“西域探险之父”。

本书是斯文·赫定撰写的一部有关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的纪实游记。

曾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这次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活动,无论在新疆探险史上,还是在中外合作探险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中国学者第一次在中国土地上的探险考察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并第一次成功地进行了中外合作的多学科的大型科学考察。

1926年冬天,已经61岁的斯文·赫定来到中国,他带来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准备对中国西北进行新的地理考察。但考察队还在筹备中,就遭到以北京大学的学者们为代表的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反对。在这种况下,当时的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学者们的意见而与外方做出交涉。经过近6个月的谈判,达成了如下协议:本次考察由中瑞双方共同组成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和斯文·赫定分别担任双方团长,团员有中方人员10人,欧洲人员17人(瑞典5人,丹麦1人,德国11人)。考察内容包括地质学、地磁学、气象学、天文学、人类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考察团采集和挖掘的所有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质样品等都是中国的财产。

1927年5月9日,考察团从北京出,经包头、百灵庙至额尔济纳河流域,于1928年2月到达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实地考察持续至1933年。考察期间,中外学者在内蒙古和新疆现了多处石器时代遗址,中国学者还在考察中加深了对中国西北历史和地理状况的认识。

考察结束后的1937年,考察团以《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瑞典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各省科学考察的报告》为总标题,在斯德哥尔摩陆续出版考察报告达50余种。本书最早于1931年以德文出版,后于1968年由佛斯特格林伍德出版公司以英文出版,译者为h。j。cant。

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艰苦枯燥的地理探险活动以轻松风趣的笔调展现给读者,它既记述了探险的成绩,又以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同时还毫不避讳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军阀混战对探险队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当探险队接近新疆时,当时的新疆统治者杨增新草木皆兵的恐惧心态跃然纸上。在该书的附录部分,斯文·赫定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通过对新疆的考察不仅现了罗布泊南北摆动的规律,而且还极其罕见地亲眼目睹了这一规律的现实生。同时,作者在本书中还不厌其烦地呈献给读者许多逸闻趣事,读来引人入胜。

总之,本书生动活泼,记事精彩,融通俗性、趣味性、猎奇性于一体,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一本具有较高可读性的探险游记著作。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从紫禁城到楼兰(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从紫禁城到楼兰(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译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