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十章善德庙之旅(1)

50.第十章善德庙之旅(1)

由于晚上的长谈,我们直到8月9日早上8点才动身。***在一个中国商人的帐篷中,旅队为诺林纵队和袁教授的南方纵队都留了3个星期的给养。黄文弼得到了10天的给养。诺林有29匹骆驼,袁教授有17匹,黄有5匹,我自己有67匹,其余的都在拉尔森那里。

旅队在起伏平缓的大草原上快速前进,两条低矮的山脊夹在左右两边。在草原的中间,赫然出现了两条泻水沟,而且沟壁很快就变得陡直。北方的小寺庙和几个蒙古包与我们渐行渐远,不时出现一群正在放牧的牲口。在旅队前进的西方,低矮的丘陵在远方与蓝天融为一体,大路不远处一个老人正在坐着纺线。路的右面一座孤山兀然而立,其状如棺,顶上还有一个相当大的敖包。

这里的野韭菜长得很茂盛,整个地方都散着这种野菜的味道,雨后尤其如此,骆驼很喜欢吃这些东西,但吃过之后它们的呼吸很臭。在有流水的沟旁,我们停下来搭起我的帐篷,我总是带着它,这样我就不会受旅队的约束,想走就走,想歇就歇。我比旅队走得要快,他们要等一个小时后才能赶上来。

次日早晨醒来时又是瓢泼大雨,我们又要忍受浑身湿透的滋味了。草原现在四处覆盖着直径半米的球状植物堆,这种植物的根部把土和沙子缠绕成一堆,产生了奇特的堆状景观。越往西走,这种植物堆越普遍,在上面开汽车旅行看来是不可能的。

我们所过之处时时可以看到倒下的骆驼的骨架和头骨,它们是旅队横越亚洲的漫长道路上的里程碑。

哈斯伦德和塞拉特前来报告,说哈沙特泉就在附近——他们现了它,大家驱驼前往。旅队慢慢地跟了上来,根据惯常的安排扎下了营寨。晚上,月华如水,柔美动人。今天的最高温度只有27摄氏度,晚上的最低温度不到13摄氏度,蒙古的夏天确实很温和。

8月11日是个大晴天,早上8点就开始热了,风呼呼地吹拂着被太阳炙烤的后背。我们越过了一带小山丘和高地,看到高处是一个敖包。就在这个敖包旁边,一匹死骆驼无声地躺着,这个惯常的祭品呈现出惯常的死相——头颈猛烈地向后背转了过去。除了骨架以外,没有别的东西留下。它坚硬的四足还完好无损,它肯定踏过了亚洲的沙漠之路。此此景给人的感觉是那垂死的骆驼来到这个圣处寻求帮助,但就在石堆旁被怒的山神击倒,从而结束了它的漫游。

向前不多一会儿,道路分开了,右手通往北方的达·库伦或乌尔加,左手通向善德庙。

旅队向西越过一片四面是山的平地,趋向一个壮观的石门,石门周围是一小串越来越高的山脉,该地区所有的沟渠在此连成一体。我们进入这个形似石门的狭窄谷地,里面有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溪,溪岸上杂木繁茂。山坡很陡,有些地方垂直地直插谷底。大家几个月来只看到平地,感觉此时眼前的新景观很有魅力,于是我下令在此建立营地。

次日早晨醒来时大雨如注,我们怀疑在峡谷涨满水时能否走出去。然而,溪水只涨了一点点,走不多久,峡谷

从紫禁城到楼兰——斯文·赫定最后一次沙漠探险

|第十章|善德庙之旅

豁然开朗,前面现出了宽阔的平地。

西北方坐落着一个小寺庙,据说该寺的喇嘛过去曾达到900个,拥有数千匹骆驼。但现在只有约20个僧人,都穷得跟庙中的耗子一样,只会抱怨时运不济和持续的干旱。相比之下,汉人更为勤劳,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时间花在劳动上,而不是去徒劳地求神拜佛。

旅行路线再一次转向西北进入一个荒凉的峡谷,里面草木稀疏,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石头,其孤冷和荒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块石板的天然凹陷处积了一汪雨水,有20匹骆驼在此饮水解渴。看不到它们的主人,但它们却好像跟着我们。

峡谷向上进入平坦的高地,十多只羚羊轻盈地跑开。跨过一个花岗岩山脊以后,一望无际的旷远景色又展现在我的面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从紫禁城到楼兰(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从紫禁城到楼兰(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0.第十章善德庙之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