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1)

1.引子(1)

长稔塬这块地界,素无知名物产,也无通衢之便,唯甘面红苕和风骚女人却一直在周边享有着很好的口碑。

红苕也就是红薯。各地叫法有异,实为一类东西。旱塬的气候早晚凉爽,地里边长出的红苕便有了独到的风味,不但看起来表皮光鲜,吃起来口感也好。然而,其热吃烫嘴、凉吃烧心,进了肚子胀气,掮起?头就撒气,走起路来腿脚软,上了炕头浑身无力的诸多“好处”,却让收种它的主人无法对这种“白日鬼”白日鬼:不地道。庄稼表示十分的钟爱。

唯有这里出落的女人,却因其模样不俗,绝对还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远近闻名。

可别小瞧了眼前这些看似廖无人烟的沟沟峁峁。旱季里遍地生烟,遇秋涝黄汤子弥漫;庄稼的长势,也是按照老天爷的旨意随心布施,应长秆的稀疏低矮,该结荚的反倒扯蔓,闹得庄户人常常哭笑不得。然而,无论在哪个季节里,从那些遮不住尻子的庄稼棵子里兀自钻出来个提裤子的婆娘,无论你横竖挑剔,都绝对的风骚!不说那一副天生的好脸儿桃红菊白惹人爱怜,即使是印染在山路上那些扭动的窈窕身影,便足以让那些匆匆赶路的过山客脚下陡然失去常性,以致想再次灵便地挪个脚步都变得艰难起来。啧啧,在这里托生一世男人,最后绝对都是被活活幸福死了的!

这是在早先。

生在这片土塬上的故事都离不开“早先”这两个字。这是业已过去了的陈年老事,让时光筛成了一堆支离破碎的日斑,被抛洒在一株古树下风雨吹拂不走的荫凉里,不时地让人们去捡拾的村庄碎片。村庄里今天所生的故事,绝对也都和“早先”生过的某些事相延续,以至于一切故事过不了多少时日也就变成了“早先”。

有关女人所涉及的“早先”这个概念,那至少得从乾隆爷当皇上那时候说起。那个时候,女人做姑娘高坐绣楼,过门后围着锅台;整日间穿着遮着腰身的“三多”三多:多子、多福、多财。大裳,几乎足不出户。偶有红白喜事需要出门应酬,不是骑驴就是坐轿,脸上少不了还得遮一方绣着“鱼儿变娃”的丝巾帕子。即使那些眼睛里能伸出刀子的爷们,一生也难得见到几张陌生女人的俊俏的脸。

久而久之,对于一个女人俊丑的评价,自然也就被转移到她们露在套裙下那双弥足珍贵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女人小足美称。上。这绝对不是杜撰。曾几何时,有关女人的一对儿小脚,因其形状的精巧或丑陋,不但直接影响到她们出阁的聘礼身价,甚或,还会关乎一个村庄的名望。

但是,山里的女人们却无法完全恪守这些规矩。塬上坡地多,收种全指靠男人的两只手和一副肩膀。粪土要上地,庄稼要进场,那些黑脸汉子一天到晚累得像狗一样耷拉着舌头喘气,活路依然一宗宗脱不利手。到了秋麦两料,他们炕头上的女人不免就得颠着一双小脚出手帮衬,替他们牵耧、点种、拾庄稼。加之,山里的季节乱,挖土豆、摘豆荚、拾棉花、拣核桃,只要天上出日头,地里就有做不完的活儿。久而久之,女人们便被祠堂默许下地帮男人干活。以至于最后展到出门看戏、骑驴赶集……几乎百无禁忌。也正是这种缘由,在那个时候,她们那过分张扬的丰乳肥臀就已经像毛毛虫一样钻进了那些过山客的梦境,让这些色鬼们趁机大饱过一回回眼福,同时也为长稔塬遗落下了诸多恶名。

有如当时一乡谣中不无戏谑地唱喏:

上了驮炭坡,秀才比驴多;

进了半阁城,女人不缠脚!

驮炭坡指的是上塬来的那道七里大坡。半阁城是坡头一个靠山村庄。一道被卖炭翁一双麻窝子麻窝子:用细麻绳手工编织的鞋。磨光了的坡道,便把山里和山外分隔成了两个世界。

塬上人糙、俗、野,?头宽,老碗大;烧锅填的尽是硬柴,一般很少拉风箱。即便这只是些细碎的生活习惯,亦被山外人拿来作为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理由。虽说这种无端的鄙夷并不影响他们的村庄繁衍壮大,却也多了些和山外人在交往上的自卑。毕竟,村里的姑娘要出山,买进的婆娘要坐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女人脚大脚小这个事,又不是布袋里卖猫两不相见,一抻出来就会引出某种明显比照。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半阁城(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半阁城(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引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