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6)

41.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6)

洛克的自相矛盾只存在于理论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提出“人有三类关于实在的存在的知识”这一主张。朝着结束自相矛盾迈出重要一步的人是贝克莱。在贝克莱看来,外部世界都已经废除了,存在的只有心和心的表象。但是,尽管比洛克多迈了一步,他还是不能理解由洛克传下来的认识论原理的全部后果。如果他能前后完全一致,也许他会否定关于神的所有知识,也会否定来自心外的所有心的知识。与洛克和贝克莱相比,休谟的进步是达到了前后的完全一致。这表明,如果经验主义能达到逻辑的终点,那么此时产生的结果就很少有人能理解和承认了。不仅如此,此时的经验主义还可以在科学领域彻底根除理智相信和盲目轻信的区别。

在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等人对理性渐渐产生了厌倦心理的时候,卢梭登场亮相了。卢梭的出现不仅复苏了热忱,而且还承认了理性的破产,感可以对理智犹豫不决的问题进行决断了。因此,从1750年到1794年,感的论越来越响亮,至少在法国,凶猛的感在“热月政变”时暂时终止了。在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展了想要在十八世纪末的破坏性学说中保卫知识和美德的一种新哲学。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努力下,开始于笛卡尔的主观主义倾向展到了一个新的极端。这样看来的话,最初德国并没有对休谟的反作用。

作为德国唯心论奠基者的康德,虽然写了关于政治问题的若干有趣文章,但他在政治上并不重要。相反,费希特和黑格尔都提出了一些政治学说,这些学说对历史进程曾有过深刻影响,而且现在还是有深刻影响的。

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身份是对着学术界的听众授课的大学教授,不是对业余爱好者演讲的“有闲者”。他们起的作用虽然一部分是革命的,但他们的颠覆性却不是故意的,至少费希特和黑格尔明确体现出了尽心维护国家的决心。

第二节康德哲学的大意

近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人物是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康德整个一生都住在东普鲁士都柯尼斯堡。他的一生先后经历了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当政的初期,然而虽然社会大环境是动乱的,但他个人的生活环境却是平稳无事的学院式环境。最初,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的哲学,由伍尔夫派传授。然而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却不是莱布尼茨,而是卢梭和休谟。在接受了卢梭和休谟的影响之后,他就放弃了莱布尼茨哲学。康德评价休谟和卢梭时说,休谟是个对手,必须予以驳斥;而卢梭给了他很深的影响。虽然康德接受的是虔诚的宗教教养,但在恐怖时代之前,他一直同法国大革命,因为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神学上,他都是绝对的自由主义者,而且还是民主主义者。

康德早期的著作很少涉及到哲学,主要以涉及科学的居多。里斯本生地震之后,他又参与到了地震理论的探讨中。此外,他还写过一篇关于风的文章,还有一篇关于气候的短文。在这些科学著作中,最重要的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之前,这本书就开始提倡星云假说,论述了一个可能的太阳系起源,只是没有像拉普拉斯那样,提出支持星云假说的正式理由。《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的若干部分带有明显的密尔顿式的严肃。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最重要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是想证明,我们掌握的知识虽然不能超越经验,但与经验一样,有一部分知识也是先天的,并非由经验按归纳方式推断而来。按照康德的观点,先天的这一部分知识不仅包含逻辑,还包含了许多不能算是逻辑的内容。

休谟推断说,因果定律不是分析的,因此无法确信它的真实性。康德认可关于因果定律是综合的意见,但是主张先天能认识到因果定律。他认为,数学和几何学是综合的,但同样是先天的。由此,在叙述他的问题时,康德说出了“怎么可能有先天的综合判断”这样优美的语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西方哲学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方哲学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1.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