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讲 一言难尽话魏徵(3)

3.第十讲 一言难尽话魏徵(3)

说到这里您可能要说:于老师你心理太阴暗了,照你这样说贞观之治不是演戏吗?还是那句话,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只看其心理动机,更要看其行为的客观效果。唐太宗和魏徵是出于什么心理并不重要,关键就在于他们的行为客观效果就是促进了贞观之治。这就是好的,说明唐太宗和魏徵是知耻的人,有过失就知道改进,这总比那些真正的昏君佞臣强吧,那些人没有廉耻还浑然不觉,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那么,有那么多臣下,唐太宗为啥就看中魏徵能成为一个“直臣”呢?可能是魏徵刚刚归顺他时的一件事触动了他。当时魏徵被派到河北去“安辑”,也就是说去安抚,为何要安抚河北呢?估计是因为当年在平定刘黑闼叛乱的时候,太子李建成很多部下战后留在这儿镇守,所以玄武门事变后要安抚他们。结果魏徵走在路上遇到两个太子的亲信被官府押解着送往长安,魏徵说事变后已经有命令,所有的太子党、齐王党都不追究,现在却把这两人押往长安,那咱们去河北安抚还有什么用?他说:“今若释遣思行,不问其罪,则信义所感,无远不臻。”(《旧唐书·魏徵传》)现在要是释放了这两人,不要追究他们的罪过,那么河北地区就会被感动,再远的地方也会被收服。最后果然释放了此二人,在河北地区起到了良好的效应。这件事被太宗知道了,他觉得这个魏徵可以啊,刚刚投降到我这边就敢提意见,而且还很中肯,所以他就开始特别关注魏徵,魏徵也开始更加兢兢业业。史籍记载说:“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旧唐书·魏徵传》)要不怎么说两人是一拍即合呢?

从此以后,太宗和魏徵就一个奔着明君、一个奔着直臣而去,两人联袂塑造了中国古代史上君臣关系的典范。正如魏徵自己所说的:“陛下开臣使,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资治通鉴》卷一九四)是您鼓励我说话,所以我忠直,假如您是个拒谏之人,我怎么敢呢?在史籍中魏徵的谏非常多,其中绝大多数都被太宗所接受。综合一下,我觉得魏徵的谏中透露了如下的思想特点。

第一,难。什么难?守成难。开国初期的君主一般都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总觉得这世界上还有比打仗更难的事吗?陆贾告诉汉高祖有,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魏徵告诉唐太宗有,那就是守成。太宗曾经问大家:“创业与守成孰难?”(《资治通鉴》卷一九五)房玄龄回答说国家草创的时候,群雄逐鹿,然后称霸天下,当然是创业难。魏徵则回答在艰难中得天下,在骄奢淫逸中失天下,所以守成难。太宗笑着说:“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徵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资治通鉴》卷一九五)房玄龄是和我一起打天下的,知道创业难。魏徵是和我一起治天下的,害怕我骄傲自满,所以告诉我守成难。魏徵告诉太宗的这个难字,就是提醒他不能满足于现状,要谨慎治理国家,要知道治理国家的复杂性。他告诉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要知道民意不可违,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极度危险的事。

第二,静。有时静不代表不作为,静是力量,静是静观其变,静是一种自信。太宗刚刚即位时的唐朝,国力相当地弱,远没有隋朝强盛,人民生活水平也好,经济展也好,人民负担也好,人口状况也好,都不容乐观,整个国家一以蔽之还是比较凋敝的。在这种况下魏徵提出治理国家重在一个静字,正如老子所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此时的静意味着不胡闹,不乱折腾,敬惜民力,表面上看这个国家的外貌也许改进很慢,可是老百姓人心安定,这比什么都重要。魏徵曾经在唐太宗面前直不讳地指出,您别做梦了,您的国力和隋朝没法比,他列举了军队数量、国库资产、人口数字,然后说:“度长计大,曾何等级?”(《旧唐书·魏徵传》)咱们跟隋朝比,不成比例啊,但是紧跟着他又指出:“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旧唐书·魏徵传》)他们强,于是他们瞎胡闹,大兴土木,伐高丽,生活骄奢淫逸,所以很快就崩溃;我们弱,可是我们不折腾,不胡闹,所以我们很安定,因此静比动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唐英雄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唐英雄传
上一章下一章

3.第十讲 一言难尽话魏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