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是你给我们一片爱――感动草原的“祥泰隆”(4)

103.是你给我们一片爱――感动草原的“祥泰隆”(4)

当时蒙民有银则买,无银则贷,最后无力偿还就算做了救济,不但“祥泰隆”赖以生存的消费市场得到了充分保护,而且进一步赢得了民心。由此可见,绵延两百多年的“祥泰隆”之所以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辉煌业绩,其实与他们厚德载物的悲天悯人怀有着最直接的联系。

随着“祥泰隆”的资本逐步雄厚,通过分红“倍股”、留“厚成”的措施,“祥泰隆”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除偶尔短期周转外,一般不借外债,依靠自身资金独立运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且每年放代金银帖,流通使用。这种办法,既减轻消费者携带硬通货的不便,又是一种长期无息集资行为与转嫁风险,扩大自身硬通货储备的行为。银帖好比纸币一样,两百多年前“祥泰隆”就率先行使用了,现在北京收藏市场上也有“祥泰隆”的银帖出售,“祥泰隆”放的银帖有四种面值,即一两、二两、五两、十两,前后放总额达数十万两白银。为了维护银帖的社会信用,银帖无论多少年后都有效,而且不贬值。如有损坏、烧毁、丢失等,只要有据可查,一概如数兑付或补,使它在用户中的信用度极高。民国年间,牧民们宁可信任“祥泰隆”的银帖,也不相信常常贬值的政府钞票。可见,“祥泰隆”的信誉已经深入当地牧民心中。

毁于军阀的巧取豪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董裢接替董枢出任“祥泰隆”商号的第六任总管。上任时,正值日军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祥泰隆”原有的南北货运通道被阻隔,外地分号连续遭到抢劫,商务范围局促一隅,经营状况江河日下。1939年开账分红时,每股红利已降到三千两白银。

阿拉善旗处于宁、蒙、甘三省交界,是通往蒙古的交通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狼烟四起,民不聊生。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他们就是阎锡山与马鸿逵。

当时山西重地乱世纷争,阎锡山作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打响后,他立即派一个营的兵力开赴石家庄,与第六镇官兵共同截断京汉铁路,扣留了清政府运往武汉前线的军用物资,阻止袁世凯入京就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并拟挥师北上推翻清廷。1911年11月15日,清政府改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并命曹锟第三镇进犯山西。12月13日,清军攻占娘子关。阎锡山采纳同盟会员景梅龙的建议,决定分兵南北,继续战斗。阎锡山率民军一部北上绥远,曾攻克包头、萨拉齐并向归绥(今呼和浩特)进军;副都督温寿泉率民军一部南下河东,配合山西民军攻克运城、绛州并围攻临汾,在后方和侧背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威胁。南北议和结束、清帝退位以后,阎锡山于1912年4月返回太原,以都督名义掌握山西的军权。

1915年袁世凯阴谋称帝,阎锡山先向筹安会提供经费银币两万元,接着又连电劝进,把辛亥革命贬低为“新旧递嬗时代之权宜手续”,认为“以中国之决不宜沿用共和制度”,“非厉行军国主义不足以图强,欲厉行军国主义非先走君主立宪”不可,要求“废共和而行帝制,以帝制而行宪政”,并恳求袁世凯“以大有为之才,乘大有为之势,毅然以救国救民自任,无所用其谦让”而登基称帝。袁世凯阅后喜不自胜,批复“颇有见地”。袁世凯称帝后,“报之以李”,于12月21日封阎锡山为一等侯。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善于见风使舵的阎锡山拥戴袁世凯称帝,可谓不遗余力。后来他竟然说,这乃是根据孙中山的指示,为了保存北方革命力量而采取的措施。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局面并未改变,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阎锡山又依附于段祺瑞,在重大问题上唯段祺瑞之马是瞻。1916年7月,阎锡山改任山西督军,一面排挤打击异己,使省长孙绪和沈铭昌相继离职,一面贿请内务总长汤化龙为其说话,又拜段祺瑞为师,遂得于1917年9月兼任省长。从此,山西的军政大权集于阎锡山之一身。他响应段祺瑞,曾出兵反对张勋复辟。段祺瑞重新执政后,拒绝恢复被袁世凯废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下令讨伐段祺瑞。阎锡山却站在段祺瑞的一边,电促冯国璋等抗击护法军,并派晋军第一混成旅长商震率部赴湘参战,结果全军覆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03.是你给我们一片爱――感动草原的“祥泰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