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苍茫天涯路,何处是西口――关于西口的多种说法(1)

13.苍茫天涯路,何处是西口――关于西口的多种说法(1)

最早提到“西口”两个字的,是明末清初的诗人、文学家顾炎武,他在晚年曾经写过一诗,叫《从大同到西口》。诗中提到了“盛乐”、“丰州”、“板升”等地名,这些地方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以及和林格尔一带,诗里边所描述的风光、风土人也是当时这一带民间的真实写照。

但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这诗的题目是“边城杂诗”,“从大同到西口”这个题目是后改的,而且一定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后改的。

说西口,道西口,西口究竟在哪里呢?

许多专家认为,西口特指山西右玉县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明朝时称杀胡口,清代改其名为杀虎口。因为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

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大都走杀虎口这条路,方位是由东往西,这也是杀虎口成为西口的一个重要依据。

当然,西口亦有广义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

西口还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会处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着“西口古渡”这一历史遗迹。

被称为西口的杀虎口,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城西北三十五公里处,坐落在古长城脚下,是山西与内蒙古两省三县的交界处,一过长城便是内蒙古境地,距凉城县三十公里,经和林县到内蒙古府呼和浩特市八十公里。

杀虎口从地域上分杀虎关、杀虎堡和栅子外三部分,占地约四平方公里,东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外长城沿山岭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半月形把杀虎口围在其中。在东西山岭相对的两侧,坡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纵贯其中,形成一条长三千米、宽三百米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

杀虎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居住,名参合径,亦称参合口,秦、汉、隋时沿用此名。唐时更名为白狼关,宋时改叫牙狼关。明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明王朝兵抵御和征伐,多从此口进出,便将该口更名为杀胡口。清乾隆年间,为缓和民族矛盾,将“胡”改为“虎”。从此杀虎口一直沿用至今。

杀虎口曾以重要的军事地位而闻名遐迩。《朔平府志》载:“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要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

杀虎口在我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设置防御。早在战国赵孝成元年(公元前265年),赵国就派重兵驻守雁门一带,著名大将李牧曾多次出兵参合径击败匈奴的进犯。汉代大将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曾从这里挺进大漠,驰骋疆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朝廷在这里建城筑堡。明万历二年(1575年),朝廷派人用砖包筑整个堡墙,方圆二里,高三丈五尺,只设南门,在西城墙和南门外分别设铁炮三门。此后还进行了扩建,经兵备道张维墙在关于建造杀虎口新堡评议中说:“杀虎口本开市要地,每日来往行人蜂聚城堡,为确保城堡安全,名曰‘平集堡’。周二里,高下与旧堡等,中建商店,内外交易。又于两堡中,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道,周围五百四十丈。”新旧两堡唇齿相依,骑角互援,北面通往关外有栅子门紧连长城的城头堡,常设官兵驻守,栅子门白天开放,夜间宵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据记载,明王朝为严守此关,设守备一员,旧堡把总一员,新堡团总一员,新、旧两堡共有步兵一千零四十名,骑兵一百五十二名。清初将以上官军裁减,改设操守一员,守兵一百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兵部会议及山西巡抚叶疏称:“大同隍为邻边重地,而重地之中,唯杀虎口为重要。”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苍茫天涯路,何处是西口――关于西口的多种说法(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