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5)

21.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5)

清代魏源曾说,从隆庆和议之后,“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熔,且为本朝换二百年之太平。”

可见隆庆和议意义之巨大和影响之深远。

山西是连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之间最短的一条通道。这一点,那些想在中国建立强大王朝的人都看得很清楚。清朝皇室入关之前,在制定他们经略中原的战略时,就把山西作为必须控制的地区之一。他们认为“山东乃粮运一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极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们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于是,清兵一入关,顺治皇帝立马就召见了当时最有名的八位山西商人。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顺治皇帝对其“宴便殿、赐服饰”,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最终还把这些商人编入了由内务府管理的“御用皇商”的行列,史称“八大皇商”。

这“八大皇商”曾为清朝统治者立下过汗马功劳。明末时他们操纵着张家口的贸易活动,并以经商为名,暗中为清政府输送军需物资和报。他们在清政府最困难的时候,还曾多次给清政府提供过大量的粮食。

清朝初期是不允许汉人随便到蒙古人居住地的。但是,这种局面很快就被当时的一场战事打破了。

公元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为了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康熙皇帝亲率八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在清军队列中,第一次出现了西洋大炮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先进武器,不仅帮助清军在一天之内打垮了噶尔丹的主力总队,而且从此永远改变了草原上游牧骑兵占优势的局面。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的努力,清帝国将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等广大的西北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统治之下。

1691年(康熙三十年)后,清朝连续对准噶尔部用兵,为就地解决粮草供应,在蒙古地区“募民田作”。清政府在内蒙古草原上圈占的大片牧场,都急需汉人去耕作,流民于是有了“用武之地”。康熙、雍正执政以来实行积极招垦政策,给流民以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机会,有一部分流民从而获得小块土地。《清高宗实录》记载:“古北口至围场一带,从前原无民地,因其处土脉肥腴水泉疏衍,内地之民愿往垦种,而科粮甚轻,故节年开垦升科者三千余顷。”清末民国时期推行放垦,一部分流民交付了“押荒银”,从政府那里领取了“土地证”,获得了土地的永租权,成为小自耕农。

康熙、雍正两朝对西北用兵时,由于补给线过长,军粮供应成为决定战事胜败的关键。但是由于战场与后勤基地之间相隔万里,运输线路又要跨越茫茫草原、浩瀚沙漠,《清史》中记载说:“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沙碛地方运粮尤苦。”

当朝廷为此事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山西商人站出来说这件事由我来做吧,说这话的人就是范毓滨。

范毓滨当时主动请缨给康熙打了个报告,他要求帮助政府运军粮,而且费用只要政府运军粮的三分之一。原来政府运一石军粮要一百二十两白银,他只要四十两。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人随军运送的粮草,实际上是低价从别处贩上,再高价卖到军队里。尽管每担军粮朝廷只需要付出原来三分之一的白银,但山西商人仍能从中渔利不少,由此可见朝廷各级官僚的贪墨与山西商人的能干。不少商人买卖越做越大,逐渐由挑担推车的行商变为开店铺甚至“集团公司”的坐贾。

范毓滨的爷爷,恰恰就是参加过顺治皇帝赐宴的那八位商人之范永斗。

一个国家都很难做成的事,一个商人做起来可能就更加艰难。有一次,范毓宾运往前线的十三万担军粮被叛军劫走,他几乎变卖所有家产,凑足一百四十四万两白银,买粮补运。范毓宾以“毁家纾难”的做法,赢得了朝廷的信任和赏识。

危难中敢于担当的范毓宾,得以名垂青史。今天,我们可以在《清史稿·列传》中找到范毓滨的名字,它是和朝廷的封疆大吏、王公贵戚的名字放在一起的。在《清史稿列传》中是这样记录范毓滨的贡献的:“辗转沙漠万里,不劳官吏,不扰闾林,克期必至,省国费亿万计。”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