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6)

22.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6)

由于运粮有功,雍正皇帝授予范毓宾二品官衔,并给了他和他的商业伙伴对蒙、俄贸易的特权,这就使得晋商能先人一步进入西北市场。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宗货物的运输完全是靠人力和畜力来完成,这就使得成千上万的山西农民离开土地,揭开了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旅蒙晋商巨擘“大盛魁”就是这样由肩挑小贩起家,直到展成为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无能力独立经营者,则因熟悉路径,深谙口内外行,常常为大商人、商队、商铺当伙计,运送货物,挣卖命钱。

塞外边地为商贩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口外的驻防军队需要粮秣,大片的土地需要耕种;种地人、边塞将士和蒙古游牧人民需要大量的生活用品;塞北的毛皮、呢绒原料是内地贵胄之家的奢侈品;商人往返的频繁又呼唤着大量旅舍、客店、饭庄的出现。这里就有商机,就是潜在的市场。口外在召唤,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于是,通往口外的路上,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一时期走西口的人非常多,最初“皆令冬归春往,毋得移家占籍”。但后来呢,这些穿梭于口内口外的“雁行客”,一旦条件允许,“竟将全家搬出口外”,成为内蒙的定居移民。他们入乡随俗,“衣蒙服,习蒙语,行蒙俗,入蒙籍,娶蒙妇”,过起了“蒙化”的汉族生活。

在清初曾被一度阻隔了的走西口的路,就这样被打通了。

清初走西口的“破冰”之原因,还有一种说法。据史载,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御驾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三十六年再征,大捷。康熙先后途经河口、保德、府谷、神木、榆林等地查访民,了解到长城外东西两千里长、南北五十里宽的黑界地土地肥沃、水草丰旺,多少年来是无人区,这区域比长城内条件要好得多,可移民。从此,历史上农民成批地走口外谋生的大规模移民开始了。此后移民运动时紧时松,但始终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民国。

到口外去展商业,展贸易,成了这一时期走西口的主流。许多人在此国家政策拉动的大环境下,历尽艰辛去口外淘金,创出了自己的事业,涌现出了一批在商场长袖善舞的晋商。他们在辽阔的口外创下了不世之伟业,以至于后来的票号建立,诞生了欣欣向荣的金融业。所以,西口之外的异地他乡,反倒成了晋商的祥地。

走西口开始于明朝中叶,历经整个清代和民国。在清代,走西口的人数最多。其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一是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明末清初战乱的结束,大一统局面和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等,对人口的增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康雍乾时代中国人口急剧增长,形成内地人多地少的局面。乾隆时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道光三十年(1850年)已达四点三亿,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人口最高纪录,以致人多地少矛盾越尖锐。在内地因土地集中和人多地少矛盾而造成无法生存的过剩人口,为谋食而背井离乡,游走四方,寻找新的耕地,沦为流民。在这种状况下,地广人稀的塞外蒙古便成为人们奔赴的地方。山西河曲民歌唱道:“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止不住伤心泪,一道一道往下流……”乾隆帝曾说:“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借以暂谋口食。”

二是生频仍的自然灾害。“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民谣充分反映了“走西口”的大多数民众是因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四处逃荒觅食。据统计,乾隆五十年,山西忻、代等州灾民两万。光绪三年到五年(1877—1879年)山西生大旱,史称“丁戊奇灾”。“晋省城灾州县已有八十余邑之多……待赈饥民逾五百万之众,……往来二三十里,目不暇接,皆系鹄靣鸠形,耳之所闻,无非男啼女哭……甚至枯骸塞途,绕车而过,残喘呼救,望地而僵。(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2.什么人留下个走西口――“走西口”的历史成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