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历史意义(1)

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历史意义(1)

“走西口”虽仅三个字,却活化为一个文化符号,衍生出一段传奇,缔造出一部名闻天下的移民史。***走西口的过程,的确称得上是一部大传奇,虽然其中不乏血泪和辛酸,但总有一种精神不会磨灭,那传奇中一个个勇往直前的灵魂散着永恒的光彩。

“走西口”极其深刻、复杂、丰富的社会内涵,历时三百余年的过程,在晋蒙陕冀以至蒙俄欧亚广袤的地域上,构成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

走西口的山西人很能吃苦,坚强勤谨。大多数的晋商崇奉诚信,这是他们行商的根本,也是走西口的晋商们行商的原则和灵魂。过去有人说山西人“抠”,其实不公平,“抠”是被迫无奈,不“抠”就没有出路没法活命。正是这种“抠”使他们中的许多穷人变成了富人,一些长工变成了地主,一些小商变成了巨富……从1875年至1945年间,仅河曲县到内蒙古定居者就近十万,清代山西省前往口外的人口数字则更为庞大,外出移民总数达一千三百万之多。现在的呼和浩特,80的汉人都是山西人走西口留下的后代。

一些声名显赫的商人,在当初走西口时,大多还是一些小商贩,关口内外物资的相互需求,造就了这些生意人进行买卖的条件与机遇。而成功者的榜样,给更多走西口的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走西口”的浪潮。

口内的农民走西口后来到塞外,与草原人民联手共同开大西北,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土地上,开出了良田万顷、五谷丰登的塞上江南,开出了商贾辐辏、百货杂陈的繁荣城镇,可谓功莫大焉。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以山西为例,清代以来有一句谚语:“雁门关上雁难飞,归化圆宝如山堆。山西亢旱没啥事,归化一荒‘嘴揪起’。”所谓嘴揪起,也就是饿肚子的模样。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为山西冲要三关之冠。归化即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此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归化为商贾辐辏之地,对于山西经济的影响极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生大旱,对于当地社会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归化一带生灾荒,那这些地方的民众就只能忍饥挨饿了。这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

“走西口”推动了塞内外物资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展。清代的山西人不仅垄断了旅蒙商业,活跃了内地与塞外的物资交流,而且开辟了一条从茶叶产地,经长江、黄河、蒙古沙漠、俄罗斯西伯利亚,到欧洲腹地圣彼得堡的国际茶叶商路,从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展。

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西口外农业的展。移民的辛勤耕耘,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走西口”促进了塞外农耕经济的展。明代已有山西人偷渡到蒙古南部地方聚居开农耕土地,时称“板升”,有的学者认为即“百姓”之谐音。清代,随着走西口的展,塞外千里沙漠,已出现数十万顷良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一带已渐由牧区转化为农耕区。口外蒙古地方农业的展,到清中叶已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可大量向长城以南地方供应,以致有“塞上谷仓”之称。走西口的大军中,大部分是“打工仔”,穷苦人居多,但也有很多匠人、艺人等。穷苦人来到西口外,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匠人、艺人,如铁匠、木匠、柳匠等来到西口外,把口里的先进技艺带到口外,加速了西口外由游牧文化向半农半牧以及农耕文化的转变。

而大批“走西口”的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晋商乔家的商号之名,乔家的创业始祖在包头西脑包先开草料店,后开货栈,再开“广盛公”商号,后展为“复盛公”商号,继而展为许多“复”字商号。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推动了塞外城镇的展。大批晋商与山西民众移民聚居塞外,使原为蒙古游牧地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商贩云集,成为“塞外明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哭泣的历史:正说走西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4.跨越三百年的民族大融合――“走西口”的历史意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