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失地在哭泣――晚清王朝下的国土之痛(1)
沙俄对中国国土的践踏和侵略,成为华夏儿女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也是一笔永远也追不回来的债。面对这段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历史,或喜或悲,判若云泥。独特的遭遇不仅让中国永远失去了受人尊敬的东方强国地位,也险些失去了整个国家。失去的永远无法挽回,所以这是一段中国人不愿意记起的伤痛史,也是中华民族最沉痛最耻辱的回忆。国土的哭泣,民族的哭泣,一直警醒全体华夏子孙,寸土不能再失,中国必须富强。
1929年7月至12月爆的“中东路事变”可谓是中苏之间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保守估计也超过20万,战事持续近5个月之久,最终以东北军的失败而告终。
中东铁路,是沙俄侵华的产物,它由主线和支线共同组成,从1897年开始,修建至1903年才得以贯通,全长2437公里,穿行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与基地。沙俄除独揽经营大权外,还夺取了所谓铁路属地的行政和司法特权,以及一系列的经济特权,日俄战争后,俄国更在沿线驻军达十余万。
早在1928年,东北军统帅张学良在改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之后,就曾向前苏联提过对东北的铁路主权要求。当时,北满铁路由前苏联控制,而南满铁路则由日本人控制。其时,前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排在世界的前列,相反,中国积贫积弱、内战纷争,和前苏联不可同日而语。拥有铁路权的前苏联人自然不会将到嘴边的肉吐出来。
1929年,张学良对前苏联人的野蛮行径愤恨不已,他拘捕了前苏联北满铁路局领事馆的官员,以他们在中国进行非法宣传,破坏中国稳定为理由来拘捕,然后将前苏联职员遣送回国。
(修建中东铁路的中国劳工)
张学良的举动,得罪了前苏联,成了前苏联引兵进入中国的借口。这起纠纷的结局是,前苏联军队在1929年长驱直入进入中国东北境内,并占据了东北的一些重要地区。结果“中东铁路事件”回到了原点,即前苏联人又重新“获得”了在中东铁路的“工作权”。但是,好端端的中国领土——黑瞎子岛,却从此成为前苏联的囊中之物!
追溯历史,几百年前的中俄两国本不是近邻,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之所以有了后来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缠绕,完全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中国作为地球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和中国抗衡。到了唐朝时,中国的版图东边囊括了整个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的大部分;北边推进到了蒙古高原;西北占有整个新疆,势力遍及现在的中亚各国及阿富汗一带,最远达到咸海东岸。到了13世纪,蒙古民族崛起,四处扩张,几乎统一了亚洲大陆。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国势日衰,边疆的许多地区都失掉了。
而清王朝的建立以及它的奋力开拓,东征西讨,终于一统整个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到了清太宗时期,又统一了全部蒙古、青海和西藏。乾隆时灭掉准噶尔部,统一新疆全部,疆域外延到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一带。至此,中国版图在清朝达到全盛,面积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
而俄罗斯,在元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的时候,地处欧洲东部的俄罗斯还只是以莫斯科公国形式存在的一个弹丸小国。和其他周围的小国一样,受蒙古金帐汗国的统辖。从元末摆脱蒙古人的统治到建立独立的国家,至今也只是五百年的时间。从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开始,一直到17世纪,俄罗斯始终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彼得一世)
然而,俄罗斯的历史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英雄,那就是第四代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是一个很有抱负和野心的人,执政后,曾经匿名冒险化妆出使西方,在西方国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文化,回国后在俄罗斯掀起了一股大力改革的浪潮。兴办教育,展工业,改革官僚体制,大力组建军队。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彼得一世不惜和北方的瑞典进行长达21年的战争,史称“北方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抢夺了瑞典的芬兰湾等土地,建立俄罗斯通向西方的窗口——彼得堡。1721年,俄罗斯改称俄罗斯帝国。在继彼得大帝之后俄罗斯历史又出现了另一位野心家,一位残暴的女君王——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积极动对外战争,疯狂扩张俄罗斯领土,占领了波兰62%的领土,并在这块抢来的土地上实行残暴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