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论人格(2)
幸福基于人的精神,而精神的好坏又常常与健康息息相关,这只要我们于同样的外界环境及事件,在健康强壮与缠绵病榻时的看法以及感受有着怎样的不同中便可看出来,让我们感到幸福与否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这些事件带给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此的看法。就像伊辟泰特斯所说的:“人们通常不是受事物的影响,影响他们的是他们对事物的想法。”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有**归功于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做什么事都是令人快乐的;反之就失去了快乐;即使有的人具有如伟大的心灵、开朗乐观的气质,通常也会因健康的丧失而黯然神伤,甚至生质的改变。所以当两人见面时,我们通常都会问及对方的健康状况,相互祝愿福体康泰,原来健康才是成就人类幸福的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笨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而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不论这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还是学识以及过眼烟云般的感官享受,人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比健康来得重要。
愉快的精神是赢得幸福的要素,健康有利于精神的愉快,但要精神愉快仅有健康的身体还不够;因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有可能终日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忧郁植根于更为内在的体质,此种体质是没法改变的,它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以及他的体力与生命力的一般关系中,非正常的敏感性往往导致精神的不平衡,比如忧郁的人总是会比较敏感,患有过度忧郁症的患者会爆周期性的不受控制的快活,天才通常会是精神力即敏感性很充足的人;亚里士多德观察到了此特点,他说:“一切在政治、哲学、诗歌以及艺术上有突出贡献的人士都具有忧郁的气质。”毋庸置疑,西塞罗也有同样的想法。
柏拉图把人分为两类,即性格随和的人和脾气别扭的人。他指出关于快乐和痛苦的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受容性,所以即使经历同样的事,有的人痛苦绝望,有的人却一笑置之。大概是因为对痛苦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强的人其对快乐的印象的受容性就愈弱,反之也成立。每件事的结果非好即坏。总担忧、烦恼着事可能转坏,因此即使是好的结果到来,他们也快活不起来了。
另一方面,是不担心结果的人,如果是好的结果,他们便很快乐。
这就好比两个人,其中一人的十次事业即使成功了九次,但还是不快乐,只为那一次的失败便懊恼不已;另一人虽然只成功了一次,但他却在这次的成功里得到了安慰和乐趣。然而,世事有利也就有其弊,有弊的事也必有其利,阴悒且充满忧郁个性的人所经受和必须克服的艰难困苦多半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欢乐而漫不经心的人所遭遇的困苦都是实实在在的;因此事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到失望的打击,但是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时常不能如愿。内心本就忧郁的人若一旦患上精神病或消化器官不良症,则有可能会因为长期的身体不舒适使忧郁变为对生命的厌倦。哪怕一些小小的不顺心便令其走上自杀的道路,更糟的是,即使没有特殊事件生一样会自杀。这种人因长期的不幸福而想自杀,并且会冷静而坚定地施行他的决定。如果我们观察到有这样一个受苦者,他厌倦生命到了极点时,的确可以现他不会有丝毫的战栗、挣扎和畏缩,只是焦急地待他人不注意之时,立刻采取自杀行动,自杀几乎成了最自然、最受欢迎的解脱工具。即使是世上最健康最愉快的人也有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以及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大于他对死亡的恐惧,便自然会走上自杀之路。对于快乐的人,唯有在遭受高度的苦难时才会不得不选择自杀来寻求解脱。对原本悒郁的人而,只要小小的苦难就会使他自杀。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受苦的程度不同。愈是悒郁的人所需之程度愈低,甚至低到零度。但一个健康而愉快的人,非高度的苦难不足以使他自杀。内在病态悒郁绪的加强能够导致人的自杀,外在绝大的苦难同样也会使人自杀,在纯粹内在到纯粹外在的起因的两极端之间,当然还有不同的程度。美也是健康的表现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个优点,没有与幸福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它间接地给予了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所以美对于男人来说,同样也有它的重要性。美可以说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使所有见到这封信的人都对持信人产生好感,欢喜心便油然而生。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赐予,切勿轻易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