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18)

34.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18)

其次,战乱。明清之际巴蜀地区的战乱纷争,自明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由湖北经长江三峡入川,后又自川东翻越大巴山北上陕西开始,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兵平定“三藩之乱”恶吴三桂所部驻川叛军为止,历时将近半个世纪。值此期间,曾三次入川的张献忠农民军与明军、明军与清兵、清兵与南明军队以及清军与吴氏“西府兵”先后大战20余次,小战不可胜数,致使巴蜀境内“荡为血肉之场”9。其中,既有“八大王”张献忠的成都、丹陵、峨眉、顺庆、邛州之屠10,也有明、清军队的滥肆杀戮,如《蜀记》说:清顺治四年(1647年),几经战乱后。“成都残民多逃雅州,采野菜而食,亦有流入土司者,死亡满路,尸才出,臂股之肉少顷已为人割去,(官兵)虽斩之不可止。”及至清兵入据成都时,城内“残民无主,强者为盗,聚众掠男女,屠为脯。继以大疫,人又死。是后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而当清兵退出之际,又“驱残民千余北去,至绵州,复尽杀之”,致使“成都之人,竟无遗种”(11)。

再次,匪患。明清之际的巴蜀匪患,也是一大祸害。其中尤以川东股匪“摇黄”最为凶悍。“摇黄”之起,始自明末,史称其以“通江、达州、巴州为巢穴,而蔓延于岳池、广元、定远、合州、巴县。凡川东之北岸,任其出没。掳掠人口,则责人取赎。当耕种时,则敛兵暂退,及收成后则复来。……因土人强悍,乡兵四起,相约杀贼,而贼遂逢人即杀”1。又说:“(摇黄)惟川北、川东诸州县恣意去来……久之,数百里寂无烟火,燕巢林上,虎入城市”2。延至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摇黄贼屠巴州、通江、东乡、太平、达州、梁山、新宁、开县各地方,人烟俱绝”3。

由此可见,明清之际巴蜀人口的锐减,乃是由天灾**等错综复杂而又相互交织的多重因素造成,其中最根本杀伤力也最大的,又是由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所引的战乱纷争,而绝非“八大王剿四川”一句话所能包蕴得了。然而无论怎么说,到了清朝初年,巴蜀境内的总人口和汉族人口都已降到了历史的最低值,随之而来的是所谓“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活动的兴起。

清初外地人户徙居巴蜀的移民活动,据研究最先是从就地招徕流民而端,以后才转为从区外招募移民入川,原因都是为了增加赋税收入以缓解地方财政的严重不足。其时间上限,以往学术界多认为肇自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颁布“四川耕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4和“凡抛荒田地,无论有主无主,任人尽力开垦,永给为业”5等鼓励措施之后。但有资料表明实际上还要更早,如顺治七年四川巡抚张瑃在其《揭帖》中便曾说道:“窃照川中见有保宁、顺庆二府……自献逆、摇黄大乱,杀人如洗,遍地无烟。幸我大清恢靖三载,查报户口,业已百无二三矣。方图培养生聚,渐望安康。奈频年以来,城市鞠为茂草,村疃尽变丛林,虎种滋生,日肆吞噬。……据顺庆府附郭南充县知县黄梦卜申称:原报招徕户口人丁五百零六名,虎噬二百三十八名,病死五十五名,见存二百一十三名;新招人丁七十四名,虎噬四十二名,见存三十二名。造册具申到职……”6据此,最迟不晚于顺治七年,在清军的控制区内,部分州县已开始着手就地招徕流民归籍入编,然而限于战乱未息且天灾正炽,故收效甚微。

及至康熙三年(1664年)平川战事结束后,清政府转向省外招徕川籍流民回乡复业,并于康熙七年(1668年)下令:“蜀中流民寄居邻省者,现在查令回籍,而山川险阻,行李艰难,地方各官有捐资招抚,使归故土者,请敕议叙。”1再至康熙十年(1671年),又由川湖总督蔡毓荣提出:“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招民开垦,洵属急务”2,且辅以放宽垦荒起科年限、降低招民授官和晋升的标准,以及允许外省籍贫民携妻儿入川垦荒等优惠政策。于是,大规模的移民入川活动自此拉开序幕,以后虽因“三藩之乱”爆而一度中断,但整体上仍呈现为方兴未艾、汹涌澎湃之势而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8世纪后期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中、晚期才逐渐平静下来。再往后,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巴蜀一带逐步上升为全国范围内人口最多、密度也最大的地区之一并延续到当代。其间,无论是在人口数量还是分布面上,巴蜀汉族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呈直线上升和迅速扩大的趋势,且最迟从乾隆中、晚期起转而向邻近的滇黔、陕甘和西部藏区大面积展。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4.第三节汉族向西南的迁徙和发展(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