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4)

19.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4)

柤中地近襄阳重镇,正当曹魏和孙吴争战之区,因此柤中蛮屡受孙吴的进攻。***徐晃、朱然、诸葛瑾等均曾讨柤中。赤乌九年(246年)朱然第二次攻打柤中时,还曾迫使当地夷夏万余家北迁汉水以北。《晋书·宣帝纪》说,魏正始七年(246年),“吴寇柤中,夷夏万余家避寇北渡沔”。由此可见柤中蛮还是与汉族杂居的,这种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华中还可能是比较普遍的。柤中蛮在遭到这次打击之后逐渐衰落,北渡沔投靠曹魏者可能融于汉族之中,余部则可能会入后起的“雍州蛮”。

雍州蛮的主体应是巴人种属,魏晋以后,中原和江汉地区动荡不安,原来居住于川鄂山区的巴人趁机大量外迁,其中相当一部分迁到了襄阳一带,并以地名被称为“襄阳蛮”。东晋太元年间(376~396年)于襄阳郡侨置雍州后,他们又被称为“雍州蛮”。由于他们的势力相当大,残余的柤中蛮的活动被掩盖起来了。

侨置雍州治襄阳,在南北朝对峙时期,这里地处南北势力的交会之区,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使活动在这里的雍州蛮备受各方重视。南朝在这里设置有宁蛮校尉以镇服诸蛮,并多由雍州刺史兼领。

元嘉八年(431年),刘道产出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兼襄阳太守。由于他抚治有方,“蛮夷前后叛戾不受化者,并皆顺服,悉出缘沔为居”1。但元嘉十九年(442年)道产一死,雍州蛮又大乱,引得刘宋政权多次派大军征讨,并将俘获的蛮人大量迁往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如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刘骏“讨缘沔蛮,移14000余口于京师”2。后来沈庆之也将“前后所获蛮,并移都下,以为营户”3。这些被迁往京师的蛮人,其结果必然是被汉族所同化。

但留在雍州的蛮夷仍有很多,他们利用雍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依偎于南北两大势力之间,时而北投,时而南附,在夹缝中求生存。直到西魏时期,雍州蛮才完全被宇文泰的西魏政权所控制。

雍州蛮在出居沔水(汉水)谷地后,已广泛与汉人杂居在一起,逐渐汉化。但他们之被完全汉化,当在隋唐之后。据《新唐书·循吏韦景骏传》,唐玄宗时韦景骏出任房州(治今湖北房县)刺史时,见当地犹“有蛮风,无学校,好祀淫鬼”。房州是当时雍州蛮活动的边缘地带,他们的后人到唐中期时就未完全汉化。当然,这个事实也反证襄阳一带的雍州蛮主体的后人,至迟在唐中期已完全汉化了。

江夏蛮和豫州蛮我们在上一节中曾经提到,东汉时期有部分巴人东迁到江夏郡,并以地名被称为江夏蛮。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更加活跃,部落也更盛,广泛分布于江汉平原以东至大别山地区,北部达河南的淮河以南地区。由于居地分散,他们往往又以所在地名见称,如西阳蛮(郡治今湖北黄冈)、新蔡蛮(刘宋置新蔡郡,治今湖北黄梅)、义阳蛮(侨置义阳郡颇多,此义阳郡当为南义阳郡,治今湖北孝感市北的孝昌)、大阳蛮(得名于大阳戎,在今湖北蕲州西北)等等。又由于他们主要活动于后来的侨置豫州境内(州治今湖北黄冈),故又称“豫州蛮”。《宋书》卷九七即列有《豫州蛮传》。

西阳蛮是豫州蛮的核心部分,又因郡内有五水,故又称“五水蛮”。《宋书·豫州蛮传》说:“西阳有五水,巴水、蕲水、希水(今浠水)、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倒水),谓之五水蛮,所在并深阻,种落炽盛,历世为盗贼,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可见西阳蛮势力相当繁盛。顾祖禹所说,“当六朝之际,五水群蛮,薮聚于此,山川纠结,难驯易扰”1,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

义阳蛮的势力也曾相当大。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其领张昌于安陆县义后,旬月之间,众至三万,其中有不少汉人起而从之。义军西攻宛(今河南南阳)、襄阳,东破江、扬两州,南攻长沙、湘东、零陵诸郡,举国震动。西晋政府派三路大军,历时一年多才将他们镇压下去,而义阳蛮亦从此势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9.第三节汉族在华中的迁徙和发展(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