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三节汉族向华南的迁徙和发展(5)

18.第三节汉族向华南的迁徙和发展(5)

二是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时,卢循曾于元兴三年(404年)三月攻占番禺,后北上失败后,又退回岭南,于义熙七年(411年)初再进围番禺,再败而西走苍梧、郁林,进入交州,欲取交州图存。***但在与交州刺史杜慧度在龙编进行水上大战而中箭赴水死。1其余众溃败,“奔于海岛野居,唯食蚝蛄,垒壳为墙壁”。这些人被称为“卢亭”2,有传说云:“万山群岛之守则,有南亭、竹没山,周围数十里内,有一种人名为卢亭,相传是卢循事。这种人能入水捕鱼,并能够将之生食,人们以棕叶、竹箨为上衣。”3世居水上,以捕鱼为生,成为疍民的一部分。4

(二)华南汉族的族群继续滚动展

华南这块“百越”族群聚居的地方,由于山多、河多,又远离中原,从进入原始社会以来展缓慢而又极不平衡。从先秦,尤其是秦汉以后,由于汉族的迁入,有的在政权的急剧变迭中迅速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如南越人;有的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开始汉化,如苍梧人。而有的则由于环境的封闭,与汉族接近较少,而仍然处在较原始的状态,如骆越人,直到两汉时,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巢居”5、“鼻饮”6、尚“鸡卜”7、“男女同川而浴”8、尚“铜鼓”9,“虽置郡县,而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10。

但是,由于汉族的迁入“与越杂处”(11),以及郡县地方官推行汉文化,使得这些社会展较缓慢的土著族群也开始生了变化。史载东汉光武帝时,“锡光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聘,始知婚嫁。建立学校,导之礼化”(12)。《后汉书·循史列传·任延传》云:任延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配,不识父子之姓,夫妇之道。任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龄相配。其贫无礼聘,令长吏以下各家奉禄以赈助之,同时相娶两千余人。是岁风雨调节,谷稼丰衍”;锡光为交趾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义,化声侔于延”,于是“岭南华风,始于二守矣”1。此后,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抚交趾时“所过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条奏越律与汉律骇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奉行马将军故事”2。《广东新语》云:“马援在交趾,尝衣都布单衣,都布者,络布也。……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使骆越**的习惯也改为着衣之习了。《琼州府志》亦云:马援“往来海南,抚定珠崖,调立城郭,置井邑”3,是为海南开化之始。所有这些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显著,而且由于南朝实行了一些有利于俚僚及其他少数民族土著族群展的左郡左县和俚郡僚郡制,并轻其赋税,对于一般降附的少数民族,只输谷而无杂调,对于纳入郡县的俚人“计丁课米”4,对于“僚人”与夏人参居者,颇输租赋。以俚人为例,南朝时俚人的政治领袖洗夫人的崛起,凸现了俚人社会的进步和展,刘宋时还“巢居鸟语”5,“鬻口为货,掠人为奴婢”6,到南梁洗夫人崛起时,“俚人始相率受约束”7,“政令有序,人莫敢违”8,“使从民礼”9。洗夫人还对任南梁州刺史的哥哥洗挺“恃其富强,侵掠旁郡”的暴行多所规谏,使俚人互相攻掠,互相残杀的局面得以平息,“自是溪峒之间,乐樵苏而不罹锋镝者数十年”10。于是仅海南儋耳的俚人归附洗夫人的就有1000多峒。这样,从梁到隋初,俚人渐统一在洗夫人之下。

与此同时,迁入岭南的汉族先进文化也进一步生影响,《高州府志》云:“自冯氏浮海北来,世捍南服,驰声上国,风气日开。”(11)汉族在岭南“建城邑,开设学校,华夷感教,称为大化”(12)。就是在俚人所居的农村也有琅琅的读书声了,故《冯融传》云:“(融)汲引文华士相与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圹,弦诵日闻。”(13)特别有意义的是说“鸟语”的俚人也学会了汉语,如道光《广东通志·冯融传》云:“(融)每行部所至,蛮酋焚香具乐,望双旌而拜,迎者相望,辄戒其下曰:冯都老来矣,毋为不善而婴罪戮。……记录了蛮酋”与其下属交谈俚、汉两语杂用的况。有的俚人不仅讲汉语,还掌握了汉文,如洗夫人就是一个典型,清崔翼周的《诚敬夫人庙碑铭》中有“解环质佩,著读阃外《春秋》”1一句。此铭虽晚出,但洗夫人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是实。隋仁寿元年(601年),番州总管赵讷贪虐,诸俚亡叛,隋文帝敕委洗夫人招慰亡叛,她带着诏书,自称使者,跑了十几个州,不用翻译即能完读诏书。在此,还值得一提的是洗夫人嫁给了汉官冯宝,汉、俚之间的心理鸿沟也被填平,可见俚人的汉化程度已很深了。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文明程度低的民族被文明程度高的民族所涵化作为一条“铁律”在俚人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经过南朝汉文化169年的熏陶,使一部分俚人“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汉族)”2而开始汉化了。仅以高凉县为例,刘宋时在高凉故地置高凉、宋康、海昌三郡,属广州,据《宋书·州郡志》高凉郡领县九,户1513,口9131;海昌郡领县五,户1724,口4074。三郡共户4666,口21328。到隋时,高凉郡与上述三郡辖境相当,据《隋书·地理志》,高凉郡领县九,户9917(不著口数),虽经100多年战乱,但户口比刘宋时增加了一倍多,可见这一带的俚人都“列为郡县”,“属于中国”,“同之齐人”3了。这是南朝时期华南汉族滚动展的一个重大成果,也是华南汉族自两汉开始形成为广府人的重要一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汉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8.第三节汉族向华南的迁徙和发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