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节人口状况(1)

4.第二节人口状况(1)

一、人口数量

土族自明代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后,其民族人口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展过程。

清初,土族主要聚居于甘青各地,其中西宁、庄浪二地最为集中。据梁份所著《秦边纪略》记载,“西宁李土司所辖仅万人,祁土司所辖十数万人,其他土官吉、纳、阿、陈、辛等,所辖合万人”。庄浪鲁土司“所部精锐有三万余人”,“土司之人十万”。有学者据此推测,清初西宁土族至少有近20万人,庄浪土族约有10万人。此后,土族人口在历次政治斗争和民族纷争中不断消耗、衰减,至清末时在10万~12万人。其中西宁土族有1万余户4万余人,几乎减少了80%。庄浪土族只有3000余户2万余人,也减少了近80%。

民国时期,由于甘青地方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不承认土族是一个民族,强迫土族改变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使许多土族群众或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或背井离乡,土族人口也因此锐减。据有关调查资料统计,1933年青海境内的土族约有3万人,到1949年时虽有所回升,但也仅有4万人左右。同一时期甘肃境内的土族人口一度不足5000人。

新中国成立后,土族人口逐渐增加。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1953年时我国土族人口有53277人,2000年时达到241198人,47年中增加了3。5倍。

1953~2000年土族人口数量一览表

说明:各年份数据均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数据尚未公布。

二、人口分布

(一)地域分布

土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甘肃两省,广东、云南、贵州、新疆、湖南、浙江、福建、江苏、四川、湖北等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青海省境内,主要分布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沟、五十、东山、丹麻、加定、松多、红崖子沟、台子、东和、威远等乡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官厅、中川、峡口、前河、甘沟、杏尔、川口等乡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逊让、青林、宝库、多林、西山、青山、城关、极乐、景阳等乡镇,同仁县的吾屯、年都乎、加查玛、郭麻日、尕撒日、脱加、卧科等村庄,乐都县达拉土族乡和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部分乡镇,西宁、平安、湟中、贵德、共和、乌兰等市、县也有少量分布。在甘肃省境内,主要居住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天堂、石门、西大滩、东坪、东大滩、朵什、大红沟、哈溪、华藏寺、炭山岭等乡镇,永登县的武胜驿、坪城等乡镇,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石源、刘家集、关家川、柳沟等乡镇,卓尼县的勺哇、康多等乡,永靖县的小岭、刘家峡、川城等乡镇,肃南县泱翔、雪泉等乡。从土族人口的城乡分布状况看,2000年时乡村人口有199000人,占土族总人口的82。5%;城镇人口有42198人,占土族总人口的17。5%。

2000年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土族人口分布一览表(单位:人)

资料来源: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8月版。

(二)行业分布

明清及民国时期,土族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土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展,从事农牧业以外的各类生产活动的土族人口不断增加,在行业分布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土族在各行业从业的人数分别为:农、林、牧、渔业11746人,制造业6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406人,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381人,批和零售贸易、餐饮业243人,社会服务业131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12人,建筑业109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100人,采掘业89人,金融、保险业53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5人,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19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2人,房地产业4人,其他行业15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土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土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二节人口状况(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