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三节民族社团活动(1)
毛南族人民不但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还善于吸收兄弟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族和壮族的文化。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汉文化开始传入毛南山乡,到民国年间(1912~1949年),《王三打鸟》《赶子牧羊》《蠢子卖纱》《调宝记》《下南京》《赶十二嫂下扬州》《打皮匠》《阿三戏公爷》《对子调》等汉族和壮族剧目,已陆陆续续在毛南山乡的舞台上表演,并受到毛南族群众的欢迎。最早上舞台演出的毛南族演员是谭小宋、罗英甫等。因罗英甫的姐夫(壮族)是由动(今川山镇)彩调(毛南语称“彩茶”)团演员,他们到毛南六圩演出后,罗英甫即跟班向他们学习。到民国15年(1926年)以后,谭杰、谭燕修、谭霭如、覃文祥、胡亮宽、罗福佑、覃显雄、覃满、覃弟等,亦陆陆续续地加入,并组成毛南族自己的业余彩调团。当时,仪凤村的下梨屯也组成一个彩调班子。他们演出的也是上述的汉族、壮族剧目,均用柳州话。演出地点为毛南地区的下南六圩、中南三圩、堂八十圩、仪凤五圩,以及由动乡的下田、下久、木论等地方。演出时间一般都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即农历旧年的腊月二十六至新年的正月十六日之间圩日,在圩场上搭台公开表演,不收门票。新中国成立前,毛南族的女人不上舞台,一般都由六圩街上的覃满、覃弟两兄弟扮装女角。此外,春节期间还有舞狮队上街表演。偶尔由动乡塘万村的龙狮队也到下南六圩表演。民国初年,还有来自玉林、平南的“西洋镜”,以及湖南来的木偶戏和马戏团。民国24年(1935年),时任广西电台工作人员的毛南人卢显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带回黑白无声电影到下南放映,让毛南群众第一次看到电影。十年后他又带回黑白有声电影。这些都丰富了毛南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彩调团仍继续活动,演员已增加到16人,加上乐队共24人,而且下南六圩街上的谭美容、罗莲芝两位女同志也加入了彩调团,她们是毛南族的第一代女演员。当时,除彩调团演出彩调剧外,学校及民间的秧歌舞、腰鼓舞、龙狮舞在毛南山乡也相当流行。在20世纪60年代,下南乡成立了文化站,组成业余文艺宣传队,配合政府的中心工作经常演出。此前,毛南族群众看到的都是汉族、壮族的剧目。20世纪60年代,谭杰、覃高节、谭继猛等,将商霭如、戴崇和等编写的毛南戏《三娘与土地》译成毛南语剧本,并且组织排练演出,使毛南族群众第一次看到了本民族的剧目。接着,业余文艺宣传队还将还愿仪式中的傩舞《土地配三娘》搬上了舞台。20世纪80年代初,爱好民间艺术的青年们自组建了傩戏班子,在老艺人的传教下,平时自练自演,农闲时应邀到农家演出。到了20世纪90年代,全国掀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热潮,在许多文化人的努力下,毛南族的傩戏得到了认可与传承。在下南乡,有五个傩戏班经常应邀参加村屯或家庭的“还愿”活动,傩戏成为毛南山乡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还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木面舞和以傩戏为主调的民歌进入校园,使更多的毛南族孩子从小就接触、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