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节历史沿革(1)

5.第三节历史沿革(1)

一、唐虞至南北朝建制

据清道光明谊等修《琼州府志·沿革》记载,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岛为扬越之南裔。秦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庚午十月平南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辛未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广袤千里,合16县,户2。3万余,属交趾部刺史;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己亥,省儋耳郡,归属珠崖郡;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癸卯,伏波将军马援平定高州,立珠崖县;永平十年(67年)丁卯复置儋耳县,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高州。三国时,吴国赤乌年间(238~250年)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和朱卢、珠官2县,属高州管辖。晋代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南北朝时,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立珠崖郡,梁朝基本上放弃了对琼崖的统治,仅于梁武帝大同(535~545年)中,就废儋耳郡地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据清代乾隆年间《琼州府志》记载,这是因为当时该地的俚僚(包括黎族祖先)1000多峒归附冼夫人,由她“请命于朝”而设置崖州。

二、隋唐至五代建制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冼夫人率领属下各州县归附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己酉文帝赐冼夫人临振县汤沐邑1500户,并封赠她的儿子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据《正德琼台志》卷三记载,隋炀帝时对琼崖的统治大大加强了。又据《琼州府志》记载,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领延德、宁远、澄迈、昌化和武德等5县,属扬州司隶刺史。其中,感恩、延德、宁远、昌化县境基本上属今黎族聚居区。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置珠崖、儋耳、临振3郡,统义伦、感恩、颜卢、毗善、昌化、吉安、延德、宁远、澄迈、武德10县,户19500,属扬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析其地置儋、崖、振3州。其中,儋州的昌化、感恩和富罗,振州的宁远、延德、临川和陵水4县,均属今黎族聚居区之地域。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辛卯,析崖州之琼山置琼州,是时琼崖有琼州、崖州、儋州和振州。当时,儋州领义伦、昌化、感恩、富罗、吉安5县,振州领宁远、延德、临川、陵水和吉阳5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壬戌,析琼州和振州的一部分置万安州,领万安、富云、博辽、陵水4县。至此,全岛共置5州22县,归岭南道统辖。儋州5个县中的昌化、感恩、洛场县,振州的宁远、延德、临川、落屯、吉阳县和万安州的陵水县等均属原自治州辖区。

五代十国时,海南岛归南汉(917~971年)统辖,省去部分县,如儋州的富罗,万安州的富云、博辽,振州的延德、临川、落屯等县。是时,全岛共有5州14县,即:琼州辖琼山、临高、乐会3县,崖州辖舍城、文昌、澄迈3县,万安州辖万安、陵水2县,儋州辖义伦、昌化、感恩、洛场4县,振州辖宁远、吉阳2县。14县中的昌化、感恩、洛场、宁远、吉阳和陵水县均属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

三、宋代建制

据清代乾隆年间箫应植《琼州府志》记载: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派遣潘美率兵平南汉;开宝四年(971年)刘■被俘,遂有岭南地,得60州240县,琼始归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崖州,以其地并属琼州,而改振州为崖州(州治在今三亚市崖城,宋以前在琼山),保留儋州、万安州,共4州13县。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以琼州为琼管安抚司,领州之属县。降儋州为昌化军,废昌化、感恩县,并入藤桥镇;万安州为万安军;崖州为珠崖军,并领县以隶琼管;废吉阳县为藤桥镇,宁远县为临川镇。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琼崖行政区划除了琼州外,其余均改为“军”,并减少了县数。琼州下领6县(均属今海南汉区),吉阳军(原崖州)下领临振镇(原宁远县)、藤桥镇(原吉阳县),南宁军(原儋州)下领义伦、昌化、感恩3县,万安军(原万安州)下领万宁、陵水2县。当时的3“军”5县,除义伦、万宁2县外,均属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辖境。南宋的行政区划大体上沿袭北宋建制。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第三节历史沿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