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4)

4.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4)

李元阳才并茂,勤于著述,成就斐然。***李元阳长于诗词,其诗文集有《艳雪台诗》《中溪漫稿》,行文寓骈于散,状物惟妙惟肖,抒直泻胸臆,景交融,生动真切。壮丽苍山与秀美洱海的景致,与其松立险壑的品节,跃然字里行间。李元阳的序跋、碑铭则温文尔雅,圆润流畅,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为人称道。哲学方面,李元阳著有《心性图说》,融贯儒释道,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开创了云南哲学史的新局面,被后世誉为滇中“理学巨儒”。史学方面,李元阳三次修志,影响深远。1542年与杨士云合作编修了《大理府志》(已失传);1562~1563年,他独立修撰了嘉靖《大理府志》十卷;1576年编纂完成万历《云南通志》。万历《云南通志》是第一部由云南少数民族本土学者编纂的省志,共十七卷,分“地理”“建设”“赋役”“兵食”“学校”“官师”“人物”“祠祀”“寺观”“艺文”“羁縻”“杂志”十二志,下又分为五十八目。该志吸收历代地方志的优点,以独具匠心的编排、类列分明的条目、旁征博引的资料、独到的见解而为后世所瞩目。其中“赋役”“兵食”“羁縻”“学校”诸志系李元阳创,亦为后代云南省志所承袭。

由于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教育诸方面的突出成就,李元阳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在云南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人品学识为时人推崇,与其同时代的“嘉靖八才子”之一任忠斋,就曾评价说:“中溪晚年之学,如霜清岁晏,万象森严,长松在壑,剥落英华,收敛神气,复归乎其根也。”而他的道德文章,又为后人景仰,李元阳之后的明清云南省志和大理地区的府县志,多为之立传,表彰其事迹。在白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有关李元阳的传说。

九、白族文学家、思想家高奣映

高奣映(1647~1707年),字元廓、雪君,别号问米居士、结磷山叟。清代南姚安白族,文学家,思想家。官至姚安府土同知。《姚安县志》说他“生性警悟,幼嗜读,过目成诵,博极群书。自性理、经济以至云释、医术莫不洞晓,诗词歌赋皆能深造入微。”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叛清,高奣映装病辞官,归隐结磷山,潜心教学与著述,对云南地方的学术文化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奣映“高才卓识,著书八十种”,遍及理学、经学、史学、文学。其学术著作有《太极明辨》《金刚慧解》《心经微》《四书注》《春秋时义》《问愚录》《妙香国草》《滇鉴》《史翰》《结璘山草》《理学粹》等,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完成了卷帙浩繁的《鸡足山志》的编写。后人对他的学术成就有很高评价,说他:“凡经史子集、宋元以来先儒学说与夫诗古文辞、佛藏内典皆各窥其底蕴而各有心得……皆能扫前人支离,自辟精义,并于先儒偏驳处时加救正。”甚至说:“清季北平名流有谓清初诸儒应以顾、黄、王、颜、高五氏并列,非过论也。”把他和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这四位全国著名学者相提并论,虽不免过誉,但也可见他当时在云南学术界影响之大。

高奣映执教多年,颇具成就。他收藏古今书籍于拂雪岩,编为十号,每号千数百卷。结纳远近青年学子到结磷山学习,他门下的学子,成进士者22人,登乡荐者47人,游庠者135人,可谓桃李满南中,对云南儒家教育的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奣映“生平好公益,喜施济,凡兴学厚俗、崇俭助婚、赙丧救急、养老助产、掩骼施棺诸善举,借列有专书,分别类例,捐资为之,无所吝。”他经常往来于大理、鸡足山和姚安之间,与社会名流、文人学士、高僧禅释交往,捐资兴建佛寺,塑佛像,置寺产,修桥补路,赈济灾民,在滇中地区极有名望。

十、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

王崧(1752~1837年),清代白族著名学者,经学家和文学家,原名藩,字伯高,一字乐山,号酉山,云南浪穹(今大理洱源县)人。嘉庆四年(1799年)中进士,授山西武乡知县,在职九年,任内兴利除弊,倡修漳河,免摊捐,捐薪办学、修葺书院,颇有政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主讲山西晋阳书院,为山西培养了不少人才。四年后谢病返归云南。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第一节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