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三节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5)

15.第三节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5)

1956~1966年,张文勋以《文心雕龙》研究为轴心,对我国历代诗论、文论、画论和乐论等进行广泛的研究,以中西并蓄、古今并重的方式,深入掘与阐释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理论内涵与价值。***同时,张文勋将理论探索和古典诗词赏析相结合,所著的《诗词审美》从心物感应、志合一等方面探讨了诗词审美活动中的特殊现象,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主要命题。1989年出版的《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一书,从文学史的角度,以儒道佛三家互相斗争与融合为轴心,对中国古代美学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持论严谨,资料详实,新见迭出,使古典美学的总体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为我国著名古代文论与文艺美学家、诗人,张文勋笔耕不辍,著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刘勰的文学史论》《文心雕龙探秘》《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等10多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著作,诗集《凤樵诗词》(3人合集),主编《白族文学史》《民族文化学》《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民族审美文化》,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论文100余篇。《张文勋文集》六卷本已于2000年出版。

张文勋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作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著《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均获云南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九、白族民间文艺家施珍华

施珍华(1938~2009年),原名杨梦熊,笔名乐夫,云南剑川人,白族作家、曲艺家、民间文艺家。1956年后,历任剑川中小学校长,并从事业余文艺创作表演。1981年调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研究室任负责人,任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曲艺家、民间文艺家、云南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曲艺家、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理州文化艺术志》常务副主编。

先后创作诗歌、曲艺、戏剧等121种,共40多万字;白曲(白族语唱词)128;撰写论文41篇,共35。5万字。主持编审、撰写州县两级文化艺术志书22部,共606万字。主持编选、翻译民间文学集成书57本,共870万字。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纂先进工作者两次。白族大本曲《本主不吃牛》《三塔会》《游大理》获全国曲艺“牡丹奖”。白族本子曲《石宝姻缘》、录音带《白族乡音》译词、论文《以创新求展》连续获得云南省政府奖。被评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996年率中国白族音乐团赴荷兰、比利时演出,大受欢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文艺家”称号。1997年,他创作的诗歌集《大理旅游歌》(白汉文对照本)和由其执笔编定的《白族民间歌谣集成》两书相继公开出版。

十、雀之灵——白族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杨丽萍(1958~),女,云南大理州洱源县人,白族,著名舞蹈艺术家。从小酷爱舞蹈的杨丽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她凭着惊人的舞蹈天赋,1971年从村寨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1980年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

杨丽萍纯净柔美的舞蹈,是特殊的艺术形象和气质在自然人文风貌里孕育出的艺术瑰宝。在杨丽萍的舞蹈世界中,大自然和民族的真实生活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也是最值得表现和赞美的主题。杨丽萍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美丽朴实的舞蹈语,构架了人类最美好的梦想,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艺术世界。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朴素而真实的美所感动。

杨丽萍在艺术上的独特追求,获得了人们的高度评价和由衷喜爱。1979年,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荣获云南省表演一等奖。1986年,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1992年,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令宝岛人民心醉神迷。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1994年,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1997年,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被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授予她终身会员资格。2004年,她编创的集体舞《云南印象》在中国专业舞蹈最高奖项——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比赛中赢得五项大奖:舞蹈诗金奖、最佳编导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服装设计奖、优秀表演(打鼓设计)奖。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第三节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