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生产习俗(1)

1.第一节生产习俗(1)

一、农业生产

农业是白族地区主要的生产部门。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聚居区,自然条件极其优越,自古就是西南的重要农业区。从新石器遗址的考古掘中可以知道,白族地区早在4000年以前就开始种植水稻,是我国少数民族中较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据唐代樊绰著《云南志》记载,当时洱海一带的农业生产水平已和内地相差无几。新中国成立以来,洱海地区更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白族的耕地可以分为水田和旱地两种。平坝地区水利条件优越,以耕种水田为主;半山区和雨水较少的地区则主要耕种旱地。主要的农作物有稻谷、小麦、大麦、玉米、蚕豆、豌豆、土豆等各种粮食和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烤烟为主,蔬菜品种较多,且大部分地区四季都能生长。大理出产的苍山大叶茶远近闻名,“下关沱茶”为云南三宝之一。白族的农业耕种技术普遍较高,讲究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重视节令安排和施肥,普遍采用“二牛抬杠”的牛耕技术。

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一整套水稻、小麦和蚕豆种植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在水稻种植方面,白族的耕作技术甚至超过毗邻的汉族。主要程序是:先选好秧田,正月开始犁一遍,并将土块耙平敲碎,放水灌溉。同时施入蚕豆秆等青肥。清明节前施底肥后再挖一遍,打细耙匀,接着播谷种,播后薅秧两次。水稻田在栽秧前先施底肥,接着犁田二至三遍,同时除杂草、糊田埂。正式插秧时放水灌田,耙平之后才开始插秧。插秧之后的劳动程序主要是田间管理,如薅草、灌水、施肥。从挖田到收割入仓一般需要十五六道工序,一亩水稻田需要40~50个人工。由于耕作技术较高,白族坝区的水稻亩产量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普遍达到400斤。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水稻良种的推广,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著名的“滇榆一号”水稻,平均亩产可达1200多斤,最高亩产达2028斤。

白族地区的主要农具有:铁犁、铁锄、镰刀、铁三齿耙、四齿耙、梳秧耙、砍刀、木框耙、扑板、连枷、木耙、碾子、水磨、杵碓等。由于白族地区手工业达,这些生产工具一般都是本地制造,由外地输入的很少。因此白族的生产工具比较适合当地的生产实际,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与生产相关的民俗活动可以说数不胜数。人们生产活动的经验总结,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都沉淀在这些生产民俗中。在白族地区,与水稻生产有关的民俗特别丰富。白族人认为湖泊、龙潭中都有龙王,而村社神“本主”不仅掌管全村人的四时清吉,也掌握着生产丰歉,因此,每到生产节令,都要祭祀本主、龙王,祈求风调雨顺、生产丰收。火把节也是与水稻生产紧密相关的节日。节日当天,主妇要带上香、米饭、鸡蛋等祭品,到田间拜祭地神。晚上,全家人来到稻田边,在田埂上挥舞着火把,边走边念:“水稻快长,水稻快长”,寓意驱走害虫和疾病,使水稻健康成熟。洱源一带的白族,在栽秧季节要举行“栽秧会”,这是与具体生产直接相关的民俗活动。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白族人民总结了很多生产经验,这些生产经验大都通过谚语的形式代代相传。如“早晨天脚赤,晚上大雨来。”“春天花美,冬天雪美。”从气象的角度,告诉人们自然的变化。“四月种芋,一本万利。五月种芋,一本一利。”“早栽三天成谷,迟栽三天成草。”“你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你一季。”教育人们不要延误农时。“点灯用油,庄稼要粪。”则是从生产中概括出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谚语,充分反映白族人民对生产的严谨态度和善于总结经验的科学精神。

二、渔业生产

白族是渔业较为达的一个民族。白族地区不仅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江大河可供渔业生产,大理洱海、剑川剑湖、洱源茈碧湖、云龙天池、鹤庆龙潭等,更是富产鱼类的淡水湖泊。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泊,鱼产量占全州的85%,临近洱海的白族人家专门靠渔业为生。洱海的主要水产品有各种鱼类、虾和螺蛳。鱼类有近20个品种,其中弓鱼、大眼鲤、大头鲤、杞鹿鲤等经济价值较高。弓鱼为洱海特有鱼类,味道鲜美,为云南四大名鱼之一。洱海的水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周围白族群众的需要,一些特产近年还出口到日本等国。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节生产习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