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1)

78.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1)

一、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逐渐深化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并加大了保护力度。白族文化遗产也开始进入规范保护和开的新阶段。

2006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计147项),大理白族自治州有13项名列其中。戏剧类:白剧,花灯(弥渡县)。工艺类:白族扎染技艺(大理市)。习俗类:白族绕三灵,三月街(大理市),石宝山歌会(剑川县)。传统文化保护区:大营镇萂村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宾川县),周城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大理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彝族打歌之乡(巍山县),白族吹吹腔之乡(云龙县),白族大本曲之乡(大理市),金华镇梅园白族石雕之乡(剑川县)。美术类:白族民居彩绘(大理市)。

在各省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5月、2008年6月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其中白族文化遗产共有6项:

白族扎染技艺,编号376,分类:8(传统手工艺类)—26,云南省大理市;

白族绕三灵,编号489,分类:9(民俗类)—41,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剧,编号738,分类:4(传统戏剧类)—137,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民居彩绘,编号872,分类:7(传统美术类)—96,云南省大理市。

石宝山歌会,编号1012,分类:10(民俗类)—105,云南省剑川县。

大理三月街,编号1013,分类:10(民俗类)—106,云南省大理市。

为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有两名白族民间艺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张仕绅(白族扎染技艺);民俗类赵丕鼎(白族绕三灵)。

2007年6月,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共同评审、命名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其中,大理白族自治州被命名的有13位民间艺人,他们分别是工艺美术类:尹德全(木雕工艺),段德坤(石雕工艺)、罗家靖(木雕、建筑工艺);音乐类:李怀忠、周国忠、张亚辉、杨元轩、张宗义、姜中德、自义来、毛宝宝(民间音乐);资料保存者:张立泽;戏剧曲艺类:张杰兴(吹吹腔表演)。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截至2008年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大理白族自治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6项。

1。白族扎染技艺

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撮缬,白族民间称为“疙瘩染”,是民间传承的历史悠久的手工印染工艺。主要方法是根据要染制的花纹图案,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将布料的图案部分缝成疙瘩状,经反复浸染,晾干拆线,扎缠缝合的疙瘩部分呈现各种美丽花形和图案。

据文献记载,我国中原地区至迟在公元4世纪就已掌握了扎染工艺。约在南诏时,这一工艺传入洱海地区。今天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县城、大仓、庙街等地,仍保留有这项传统技艺。位于蝴蝶泉边的周城村,村中的白族妇女擅长扎染和刺绣,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有“扎染之乡”的美誉。

大理民间扎染全靠手工制作,制成一件扎染面料,要经过选料、手工绘图、扎缝、扎花、浸染、拆线、漂洗、脱水、碾平等复杂工序。

扎染布材料以前主要选用本村或周围村庄自己生产的土布,现在则多选用纯棉白布,手感、透气性都要比土布更好,柔软舒适,利于吸汗。传统使用的天然染料,白族地区称为“土靛”或“湿靛”,是用天然浸染植物加入板蓝根等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具有吸汗消炎、杀菌护肤的保健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78.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