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二节族际关系与文化互动(5)

8.第二节族际关系与文化互动(5)

贵州瑶族一部分使用“勉语”,一部分则使用苗语,散居在布依族村寨中的瑶族大多已转用布依语。

瑶族主要分布的荔波和望谟两县都是布依族聚居地区,其中望谟县的布依族已超过20万,约占该县总人口的65%,荔波县的布依族人口在10万以上,占全县总人口的54。6%。瑶族在这些地区虽然分布比较集中,但周边均为布依族,走出村寨就得与布依族打交道,望谟县油迈乡一带的瑶族与布依族关系非常密切,相互通婚的现象较为普遍。贞丰、安龙一带的瑶族则都杂居在布依族村寨中,多数人已经放弃本民族语而转用布依语。

3.布依族与仡佬族的交往

仡佬族是贵州的一个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北部,在贵州西部和西南部各县,则有较少部分仡佬族散居在布依族当中。布依族用本民族语称仡佬族为pu4zu?耷2。

历史上仡佬族与布依族先民之间曾有过非常密切的接触和交往,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与布依族生了融合。现在在布依族村寨中杂居的仡佬族一部分是长期世居当地,有一部分则是经过辗转迁移,从贵州北部的遵义一带进入西部和西南部布依族聚居地区的。如贞丰县坡棉村的仡佬族自认为是从外地迁来的,根据村民自己传说的搬到此地定居的历史,并结合村寨规模考察,这一带的仡佬族大约是200多年前迁移到这个地区的。从他们母语中所借用的汉语借词的读音与当地汉语有区别这一现象也证明该地仡佬族可能系外地迁入。过去,仡佬族通婚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内部,但现在与布依族之间也可以通婚。

4.布依族与彝族的交往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彝族人口共84。27万人。其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毕节地区,将近1/3分布在六盘水市,布依族主要聚居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南两个自治州以及安顺市,彝族人口较少,其中黔西南州有5。7万余人,集中分布在晴隆、兴义、安龙、兴仁和普安5县(市),黔南州仅有彝族人口6700余人,安顺则为7700余人。

历史上,布依族人民长期受到彝族奴隶主阶层的统治,同时也与广大的彝族下层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在彝文和汉文史籍中都有相关记载。直到明清之际,水西、普安、乌撒等处的最后一批有势力的彝族奴隶主被当时的封建王朝派重兵镇压后,布依族人民才开始摆脱彝族的奴隶制统治。今天的彝族主要在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晴隆一带与布依族形成交错分布的状态。布依族用本民族语称彝族为pu4mian2。

5.布依族与水族的交往

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云南、广西也有极少数水族分布。

布依族与水族共同来源于古代的“百越”,二者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历史上曾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区。今天的荔波北部、三都南部、都匀和独山东部是布依族与水族交错杂居的地方,彼此之间交往频繁,有相互通婚的现象。

6.布依族与毛南族的交往

据史籍记载,汉末至隋唐,毛南族同水族、侗族和仫佬族都分布在僚人居住的黔桂边境。在经济文化、生活习俗诸方面,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语,毛南语同水语最为接近,同侗语、仫佬语有1/4左右的词语相同,这反映了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1990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分布在贵州黔南州的“佯僙人”被认定为毛南族,成为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贵州毛南族分布地区也是布依族集中分布的地区,与布依族交往密切,在被认定为毛南族之前,曾经有一部分被认为是布依族。

二、布依族与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互动

在布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民族间的接触、往来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以交流并相互影响。通常况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要显著一些。与布依族文化相比,汉族文化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几千年来,布依族传统文化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其特征在逐渐削弱,很多地区的布依族放弃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全盘吸收了汉文化。布依族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则往往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之间是一种互动式的交流,即布依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成分,而与此同时,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受到了布依族文化的一定影响。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8.第二节族际关系与文化互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