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1)

1.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1)

布依族宗教古籍文献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用汉字或汉字的变异形式作为记音符号,记录布依语语音并抄写装订成册的宗教文献,这类文献数量较多,目前大多仍散落在布依族地区民间,只有少量被掘整理并正式出版;一类是用柏格里文字记录布依语语音并抄写装订成册的宗教文献,这类文献到目前为止仅现一本,虽经搜集整理,但未正式出版;另一类是以拉丁字母文字为载体,翻译并出版的宗教文献,这类文献迄今为止也仅现一种,收藏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一、《摩经》抄本文献

上文所述的三种布依族宗教古籍文献中,前两种为布依族本民族宗教——摩教的宗教文献《摩经》。

(一)关于摩教和摩经

摩教是在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基础上展起来,并融入了一些外来宗教因素(主要有佛教和道教)而形成的布依族民族宗教,具备了一些人为宗教的特征。布依族称mo1,音译为“摩”。摩教尊崇pau5l?扪k8to2(音译为“报勒夺”)为开山鼻祖,同时也认为他是布依族的人文始祖。“报勒夺”也是智者的化身,他无所不通,人们遇到什么难事都要去向他咨询。因此,可以说摩教初步具备了一神教的某些特征。摩教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布依族称之为pu4mo1,音译为“布摩”,由于各地布依语的差别,分别有?鬗a:?耷6s?尢1,?鬗a:?耷6mo1等不同的名称。在布依族的宗教生活中,“布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布依族家中有老人过世,要请“布摩”诵经超度;日常生活中若遇到不顺利的事,要请“布摩”祈福、驱邪、禳灾,每年“三月三”“六月六”等重要的民族节日,各村寨的祭祀仪式均由“布摩”来主持。“布摩”有自己的传承模式。在布依族聚居地区,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布摩”,“布摩”的头领称为?諬au3mo1,音译为“交摩”,每个“交摩”手下都有一帮徒弟,布依语称为l?扪k6?夼ai1,多者十几人,少则一两人。平时,徒弟们在自己家参加劳动,农闲时节跟师傅(“交摩”)学诵经以及其他相关礼仪,有机会就随师傅在实际的宗教场合中见习,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即可自行外出主持一些小的仪式。“交摩”年老后即在他的众徒弟中物色一人继承他的地位。

摩教有自己的宗教典籍——《摩经》,布依语称?夼?扪1mo1,即“摩书”,各地又分别有《砍牛经》《古谢经》《牛经书》《白摩书》等不同的名称,摩教的教义均体现在摩经之中。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布依族摩经大约在唐代形成雏形,后经近千年的不断丰富和展,逐步形成了今天各地摩经的不同版本。摩经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有关于宇宙万物以及人类形成的远古神话、有劝人向善的民间故事、有节比较完整的叙事长诗、有委婉抒的歌、有句式比较固定的祈祷词。各地摩经在内容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布依族民间有“?揶ip8?耷i6pau5l?扪k8to2,kok7mi2xo2pja:i1xo2即‘报勒夺’传了十二个弟子,经文内容同尾不同”的说法。有些句式在不同版本的摩经中很相似,说明历史上曾有人统一编订过。经文文体绝大多数为韵文,多为五句,同时也夹杂一些七句、九句,甚至更长的句式,除少量句子为偶数音节外,基本上都是奇数音节句式。

布依族历史上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摩经主要通过“交摩”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现在一些地方仍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即由“交摩”口授摩经的内容,弟子们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把它记下来。由于受到记忆能力的限制,结果造成经文的内容越来越简单。大约在明代,随着中央封建王朝对布依族直接统治的加强以及汉族军民大量进入布依族地区,促进了布依族地区汉语文教育的迅速展,布依族当中习汉语、识汉文者日渐增多,一些学会了汉字的“布摩”便开始借用汉字记录布依语语音,将摩经经文抄录装订成册,使其得以长期传承而较少生变异。今天的布依族地区民间,仍有不少用汉字记录布依语语音誊写而成的摩经抄本。从目前掌握的况看,有抄本的摩经经文在内容上比通过口耳相传的经文要丰富得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布依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布依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节宗教古籍文献(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