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总论:中华民族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间(3)

3.总论:中华民族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间(3)

建国后的前30年,我们的党和人民,怀着巨大的热,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我们成功地拥有了原子弹,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就总体而,我们在政治体制上虽然实行了**的集中领导,但是,由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政治运动不断,执政没有从革命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方面,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一大二公”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效率低,没有活力,经济长期低速展;对外关系上,实行了内向封闭的自力更生为主的展模式。中国1952-1978年人均gdp年平均仅增长2。33%,同期日本为6。69%,苏联也为3。55%。各种文献研究的结果不一,有最悲观的文献计算,1978年时,中国gdp总量仅占全世界的1%;麦迪逊的研究为4。9%。即使按照后者,30年来,中国gdp占全世界gdp的比率为零增长,还略有下降。人均gdp在1978年时,仅为印度的2/3,落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倒数第几位的行列中。

特别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52-1957年为27。78%,1957-1965年只为8。24%,1965-1976年间更是仅为4。12%。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结构转型期间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50%,我们与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拉大了40年左右。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远远被当时起点比中国还低的韩国抛在了后面,我们也被我们自己的弟兄台湾远远抛在了后面。

往事如烟,我们今天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埋怨和责怪历史,更不值得去纠缠历史。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建国后的前30年,在推进现代化方面,中国的展问题很多。这在本书中通过数据有详细的分析。这样,我们,包括我们的后代,在现代化的成败方面,才能对1978年前的30年和其后的30年,有一个实事求是和正确的历史分野。只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在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时,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的党和国家不能再犯那样的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错误。

时至今日,如果算上党的历史,我们经历了3个不同的30年,即武装斗争和革命的近30年,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和政治动荡的30年,一心一意搞建设和真正推进现代化的30年。在这90年中,我们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一是1949年建立新中国,二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前者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站了起来,后者使我们真正开始了现代化进程。那么,中国未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向何处去?时至今日,从国际关系看,世界各民族相处,以和为贵,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几乎成为每一个国家政党和政府的要任务,到处去侵略别国,用血与火的方式去开拓市场、寻求殖民地、转移过剩人口,总体上已经成为历史和过去。然而,我觉得,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又到了一个新的30年。我们先来看中国目前的现代化进程。

二、2008年中国到了第一次现代化的中后期

建国后的30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成绩?时至今天,我们的现代化到了什么阶段?能不能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说明?本书第一章通过经济展水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展质量等四个方面若干指标的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1949年后的前30年,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从建国初的21%只推进到了1978年的30%,30年中只推进了9个百分点;到2008年中国的展总体上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68。5%,改革开放后的30年现代化推进了38。5%,中国到了工业化,也即现代化的中后期。

通过现代化的对标研究,认为,我们与第一次现代化差距较大的是经济展水平,以经济展为中心的基本点决不能动摇;而2008年人均gdp3200美元时,中国的第三产业,无论是从就业比率,还是从增加值比例,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25~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能不能得到扩张,事关中国现代化的全局;人均gdp3200美元时,中国城市化的水平也比世界一般水平滞后了15~20个百分点,推进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展水平相适应,也是中国未来30年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而从社会展的质量来看,关键是调整和提高教育的结构和质量,并着力建设健全社会保障网;而从第二次现代化的推进来看,提升国家的竞争能力,需要赶超型的科学技术展战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向何处去(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向何处去(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总论:中华民族又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中间(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