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楔子,南海对阵(3)

3.楔子,南海对阵(3)

中国和平崛起改变了东亚的安全秩序。在中国周边,美国是处于战略劣势的。中国第三次崛起的主要特征显示它将挑战美国关键的安全利益。通常这种形都将出现在国家国内不稳定加剧和社会民族主义绪增强的时期,因此它可能限制中国和平崛起的能力。中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崛起伴随着中国对修正东亚大陆的地区秩序的要求,这只是挑战了次要的美国地缘安全利益。与此不同的是,如中国正在呈现的展海上力量导致中国的第三次崛起,必将构成对美国的严重挑战。

回顾历史,如果中国有机会在21世纪成为最后的大国,那就不仅仅是一种“崛起”,而且是一种“复兴”。无论中国未来经济况展如何,人们应该明白,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善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社会福利,也无疑将为80%的其他人类带来新福祉。

从世界范围看,2012年以后,世界已进入多事之秋,中东、北非动乱频,战乱不已;全球金融危机推波助澜,欧债危机险象丛生;全球战略格局及力量结构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新的一**调整、大变革。面对风云变幻、乱象丛生的格局,中国应以一种“冷静”、“进取”的姿态应对。

2012年末,东盟秘书长素林?比素万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提到,南海争端可能会演变成为“亚洲的巴勒斯坦”,战争一触即。中国与菲律宾在历史上的关系并不是这样,两国交往史极其久远。由于地理上的邻近,福建沿海地区百姓是中菲关系联结的“纽带”,历史上,许多华人或逃避战火,或开展贸易,在各种况下选择定居菲律宾群岛各处,从最北的吕宋岛到最南端的苏禄群岛都有,以至于据估菲律宾人口20%至30%有华人血统,人口2%的在菲华商控制了80%菲律宾经济。菲律宾很多姓氏有非常明显的闽南语印记。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马科斯、阿基诺夫人、阿罗约和阿基诺三世等四位总统曾坦承自己的华人血统。

南海之争,由来已久,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战火不息,纷争不断,海疆均被列强抢占,新中国成立后,海军羸弱,无法捍卫海疆,造成今天的局面。

每个时代都由其标志性的挑战界定。历史上对华难的时机选择,一百年前是英国,七十年前是日本;四十年前是前苏联,最近三十年是美国……在国际争端中,不同立场会导致冲突,而战争来的总是悄无声息,到2012年,世界上仍有近千起边界问题,在每一条边界后的博弈与较量,几乎都有数年或数十年的坚苦谈判与争斗。当前,中国陆地边界有2。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陆地接壤。截至2012年,与中国存在陆地领土争端的国家只剩下印度与不丹。而海洋领土存在争端的国家则有8个海上邻国,从北到南依次为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并且与每个国家争议况都不完全一样。

二十一世纪,领海划界冲突,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大有点燃战争的趋势,这是因为目前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人口激增,已到生态超限与市场饱和的边缘,当陆地的资源用尽,只有向海洋索取资源;并且地球所赖以存在的生物圈,正在萎缩,面临解体的危机。在此况下,中国既要克服周围霸权的致命重压,又要应对愈益深重全球危机;因此,虽说是“中国崛起”,但本质却是在危急时刻求得“救亡图存”。

战事未启,群雄已未雨绸缪。有关南海的危机仍在蔓延着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国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海洋战略?又该如何梳理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呢?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收回南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收回南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楔子,南海对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