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胡佛研究所访史记(3)

3.胡佛研究所访史记(3)

关于战时的国际援助问题。

从1937年到日本投降,美国给予中国的经济援助共六次,总计价值6。

7亿美元,它们分别是1938年12月15日的桐油借款,计2500万美元;1940年3月7日滇锡借款,计2000万美元;1940年9月25日钨砂借款,计2500万美元;12月1日信用借款,计1亿美元;1942年2月7日贷款,计5亿美元。

这六笔贷款中,宋子文是后四笔借款和贷款的主要谈判人和协调人。

目前学术界对这六笔借款的特点和在中国运用况研究得比较充分,但是对于这些笔借款和贷款形成的来龙去脉,特别中美双方的谈判况、借款和贷款的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国际影响,均缺乏完整描述和系统研究。

我们这次查阅宋子文档案,收集了42份有关上述借款和贷款的资料和文献。

这些档案中有中美双方的往来电报、宋子文与美国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谈话报告、借款和贷款的详尽清单、国际社会对美国上述活动的反映等等都有详细记录。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1940年中国政府争取美国将援助法国的战备物资转供中国以及争取加拿大政府军事物资援助的档案资料。

档案显示,1940年6月法国被德国占领后不到一个月,中国政府就向美国政府提出将原来援助法国的各类物资转给中国使用。

为此,宋子文在美国游走各方之间,与美国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反复磋商和协调,结果部分实现了转供中国的目的。

此外,1943年加拿大政府通过援助盟军法案后,中国政府曾经得到了加拿大政府的一笔巨额军事物资援助,但是“美军部秘密提出抗议,谓该项军火未得史迪威同意不能通过。

为了争取获得这项援助,宋子文多次秘密会晤加拿大总理及美国有关部门负责人,陈说援助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并通过各种手段,排除美国政府的顾虑和担心,最终也部分实现了目的。

关于缅甸战役的况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虽然成立了中国战区,但是中国并没有派代表参加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盟国也没有具体讨论过中国大陆的战略指挥和部署,中国基本上仍是独立作战。

在军事上,中国与美英军生直接关系的就是缅甸战役。

因此,国内外史学界普遍认为,盟国之间在缅甸战役问题上的合作和纷争,构成了大战期间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方向。

1942年初,日军攻占缅甸,至5月,日军分别进抵中国云南省境内怒江西岸和缅印北部边界,至此,中国对外的陆路、海路交通完全被切断。

缅甸保卫战失败后,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中美英之间矛盾陡然呈现。

对于缅甸保卫战失败的原因,中国方面将主要责任归结于美方,这样在1942年6、7月间,中美之间出现了两国结盟以来第一次危机。

8月,在中美矛盾得到初步缓解后,双方在收复缅甸问题上达成一致,而此时英国方面却强烈地反对中美双方拟定的收复缅甸计划。

一时间,各方矛盾错综复杂。

在此次查阅宋子文档案的过程中,我们现了91份涉及上述事件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十分详尽地记录了中国政府与美国、英国等盟国的沟通况,特别是促进中美关系缓和的关键因素——克里访华前美国政府的内部讨论况资料;宋子文参与解决蒋介石与史迪威矛盾的况;为了说服英国政府支持缅甸战役计划,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与英国方面的谈判、磋商和会晤况;中美英协商制定、修改和调整缅甸战役作战计划的况等。

还有一部分蒋介石与宋子文间的密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皖南事变生后,美国方面反应强烈,认为蒋介石要打内战,以致不能积极抗日。

美国的反应出乎蒋介石意料,他对此极为担忧,特别是担心美方因此会大大减少援华军事和民用物资。

为此,蒋介石指示宋子文立即找罗斯福说明况。

宋子文即与罗斯福面谈,说明解决新四军是为了整肃纪律,绝非内战。

实际骗得了美国的信任。

过去我们在研究皖南事变时,尚未详细掌握美国这种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过程,这一次可以说是增加了“见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胡佛研究所访史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