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莫言为什么要拍洋人的马屁?(2)
就说那个顾彬,其实他在做学问上本身就不老实,缺乏“例不十,法不立”的笃实态度。***但凭他那些寡陋迂疏的学术著作,也许在中国做讲师还不够格,也只能在德国的汉学系做个“教授”了。德国人不是人人都懂汉学,故而就以为顾彬很了不得,就如中国人不是人人都懂德文,故而就有一些人以为他的学问高深莫测,达的就像德国的经济,于是乎,就像莫这样的骨子里堆满奴性的中国作家,竟然能卑躬屈膝地接受他的帮助和指导;于是乎,顾彬教授便扶摇直上,悠哉乐哉地进入了一种“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自由状态了。久而久之,原本望轻资浅的顾彬教授就顺利出落成了“名副其实”的“权威汉学家”了。
在几年的一个文学研讨会上,我曾与莫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当然,当时他是谱大派大,连斜着眼睛瞄一下别人的心思都没有。但我对莫的作品是研究过的,总觉得不深刻,对其作品中的一些消极颓废的东西倒是记忆深刻,他的作品更多停留在外在感官的刺激的层面,除了让人能体验到一些生理刺激,而很少有净化心灵、提升思想的这些积极的、有价值的东西。顾彬教授对这类作品和写这类作品的中国作家多有指责,将这类东西统统视为垃圾,而我们的莫作家听到这些话却喜不自胜,无论是好话还是赖话,只要是从顾彬口中说出来的,那就是“佳话”,至少是顾彬说出来的。莫大概觉得“老爷子”对他频频批评之,频频赞赏之,频频点名之,就说明“老爷子”就看中他这么一个中国作家,对于其他的中国作家,是永远也不会享受到这份“殊荣”的。
你大可以独享你的“殊荣”,但没必要吃完屎后把臭味扇到别人的脸上;你大可以见到你老爷子顾彬后屁滚尿流、胆战心惊,没必要说中国当代作家听到你老爷子就变得像你一样。莫对洋人的敬仰是有目的的,顾彬等洋人对他赞赏越多,他就以为自己离诺贝尔奖越近。曾经“诺奖”评委之一马悦然来中国,莫等一些作家就成天苍蝇一样围绕在马悦然身边,赶都赶不走。这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作家吗?注重洋人的评价,注重大奖的虚荣,而很少注重自己时代的残酷现实和重大问题。中国就是因为出了一群像莫这样的作家,所以中国的文学环境才变得如此糜烂不堪,如果中国的作家都成了莫,都像莫一样停留在狭隘、**、物质、享乐的个人体验这样的层面上,那中国的文学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莫在他的随笔《顾彬堪比呼雷豹》里,最后一句对他这位洋人“老爷子”说:“我为您准备的五粮液还没得着机会送您呢。”
臭,真是臭,借用六六《蜗居》中说的一句话:“这马屁拍的,正中靶心!”
2009年12月3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