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钢铁巨人 二十一(13)
现在,他装作没有看见戴继宏他们,有些惭愧地低头走开了。
“这位技术员怎么样?”赵岚看着梁君的背影问。在她一进厂采访时,梁君便留给女记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怎么和你说呢,”戴继宏说,“老杨该了解他,他们是一个大学里出来的。”
“真的吗?”记者惊讶地说,“我可一点也没看出来。老杨倒像个工人出身的。”
“我还差得很远哩!”杨坚谦虚地说,“我对我的那位老同学,了解得也还不够,还需要继续了解。”
“我来到工厂的第一天,”女记者笑着说,“他想唬我这个不了解况的人,可是还没唬住,就露了馅!”她把当时梁君的姿态和语又重述了一遍,“他建议最好有人把你们铸造大型机架的经过,写成剧本搬上舞台、搬上银幕,我看这倒是个合理化建议。”
“那你就写吧!”杨坚心里一动,这也是他的一个想法,“我们这位老戴,可算个敢想敢干的人,正面人物就写他好了。”
“别瞎扯了,老杨!”戴继宏连忙制止杨坚说,“我算个啥!要不是党和大伙儿处处帮助我,我能干个啥?”
“你们俩都该写。”赵岚笑道,她对这两个形影不离的工人和技术员很感兴趣,来这儿不久,她就听人们谈到他们俩紧密结合的故事,她很赞赏这两个人物。不过,她并不准备写剧本,她还没有掌握足够的生活素材。因此,她向他们俩说:“你们自己应该使自己上舞台、上银幕,进入文艺作品中去当主人公。”
“您别开玩笑了,老赵!”戴继宏说,(赵岚听了不由得想笑出来,好个“老赵”!还很少有人把她这朝气勃勃的女青年叫老赵哩!)“咱们这些粗人,哪有那本事?”
“我一点也不开玩笑,”“老赵”认真地说,“你们中间应该有人写自己,一定有人能写!因为战斗的奇迹是你们自己创造的,你们就能把它们记录下来。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女记者举出一长串例子,这些例子都是职工们自写、自编、自演本身的故事而受到好评的好戏、好电影。
正在沉思中的杨坚,认为赵岚的话很有道理,他说:“老戴,赵岚同志说得很对,咱们应该有人写咱们自己的事。不参加咱们一伙劳动,不知道咱们劳动中的甘苦,不能把咱们的心思正确表达出来。现在的文艺作品,不像过去那样尽是写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不是专写那些少爷和小姐谈说爱的事,而是歌颂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劳动人民不写自己的事,那由谁来写?”
“又你的高论了!”戴继宏笑着说,他过去听过老杨不少次这种议论,“你来写?”
“不是我来写,我没有那个本事!”杨坚连忙说,“不过,我敢断定,将来写出好作品的,一定是劳动人民队伍中出来的人。您说对不对,老赵?”
“完全对!”“老赵”又暗自笑了,“不过,不必等到将来,现在已经是这样了。”
说话之间,来到装配车间了。这时,里边已经聚集了数不清的人,从厂房大门口,到大型轧钢机旁边,人们拥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当他们三个人走过来时,人们自动让出一个甬道来。走近主席台前,他们看到铸钢车间的人都挤在一个角上,于是,戴继宏和杨坚也凑了过去,女记者也一下子钻到人丛中去,在张秀岩和朱秀云身边坐下了。
九点整,厂工会主席宣布开会。工会主席是个六十多岁的老钳工。论年龄,他该退休了,可是他却仍然坚持工作。这位远在江西老苏区红军军械修造厂就入党的老战士,长着雪白而柔密的头,精神抖擞,目光炯炯,声音洪亮。他在主席台正中站了起来,他先向大型轧钢机看看,又望了望台下无数张兴奋而激动的面孔,然后大声说:“同志们!现在咱们的庆祝大会正式开始。”话音刚落,下边锣鼓齐鸣,鞭炮震响,乐队高奏国歌,人们欢呼雷动。工会主席向人们摆了摆手,又清了清嗓子,对着扩音器说:“现在宣布庆祝大会主席团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