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公元2010(2)

2.第十六章 公元2010(2)

钱学森有一子一女,都是出生在美国,儿子钱永刚,生于1948年,女儿钱永真,生于1950年,1955年随父母回到祖国。钱永刚1969年入伍,1978年考取国防科技大学,四年后毕业,获计算机学士学位。钱学森决意终生不再赴美,这是他个人的事。他并没有以此为家庭的戒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一轮的留学**中,钱永刚赴美,进入父亲就读过的加州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归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钱永真也曾经是解放军的一员,有消息显示,她近年长期生活在美国。

钱永刚曾被人问及他的家教,永刚的回答大大出人意料,他说:“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教育’。我们家要说‘传’,几乎没有,主要靠‘身教’。回想从小到大,我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他们从来不会跟我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我们。”

钱学森的家,是名副其实的书城,蒋英的学生、中央音乐学院的赵登营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第一次走进钱学森、蒋英的家,愕然现:房子又老又暗。还是五十年代建的那种红砖老楼,跟普通的单位宿舍没什么两样,家具也很一般。尽管有关部门几次动员他们“乔迁”,但老人一直没搬,他们不愿意给国家增加麻烦。蒋英曾说:“我不羡慕人家装修这、装修那的。教授的家就应该是这样的:都是书。”除了四周的书和一架当年从国外带来的、相伴多年的名贵钢琴外,这真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家了,但就是在这书的包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蒋英不愧是大家庭出身,又是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她的一个学生说:“千万人中一回头,你一眼就能看出她。”因为她的谈吐、举止与别人不一样,在她的身上,洋溢着一种特殊的气质与吸引力。

侯仁之住在北大燕南园61号,这是一栋老式的小洋楼,与别人合居。侯府的门朝北开,入内,是一小客厅,正壁挂有饶宗颐赠送的条幅:“图史芬芳闲领味,云烟供养静怡神。”侧壁是郝斌的手笔:“大德必寿”,以及一幅“福寿图”。九十五岁之后,侯仁之老病相催,入住北大校医院,以后便很少回来。夫人张玮瑛,小侯仁之四岁,2008年,也已九十晋三——眼不花,耳不聋,读书写字,都不用戴老花镜。长女馥兴,1942年生,毕业于北大物理系,退休之后,是父亲的得力助手。长子方兴,1946年生,专业为生物学,也已退休,随侍在侧。次子凡兴,1956年生,小学期间遭遇文化大革命,学习受到严重耽误,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研究地理,长期居住在西雅图。

杨绛的寓所,在三里河南沙沟。这在二十年前,是高档住宅区。譬如,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就住在她的对门。现在,房子是不时髦了,但身份犹在,网络上有该小区二手房出售的信息,每平方米都在两三万元之间。

杨绛一个人生活,与保姆做伴。她在《走到人生边上·自序》里说:“年纪不饶人。我又老又病又忙。我应该是最清闲的人,既不管家事,又没人需我照顾。可是老人小辈多,小辈又生小辈,好朋友的儿女又都成了小一辈的朋友。承他们经常关心,近在北京、远在国外的,过年过节,总来看望我。我虽然闭门谢客,亲近的戚友和许许多多小辈们,随时可以冲进门来。他们来,我当然高兴,但是我的清闲就保不住了。”

杨绛和钱锺书只有一个女儿,女儿结婚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她没有子嗣。唉,杨绛和钱锺书这么大的学问,可惜没有传人。难怪杨绛要苦苦地追索命运——你说老天对她究竟是公,还是不公?

六位主人公中,黄万里的父亲黄炎培声名最显,在家族中,始终占据主角地位。但他的名声地位,并没有给子女带来好运。“一门五右派”,宁知不是盛名之累。

黄万里晚年回忆,他一生最大的安慰,是有个美满的婚姻。夫人丁玉隽,在黄万里被划为右派后,不离不弃,甘苦与共,相濡以沫。1982年,夫妇同游四川乐山大佛,黄万里有诗记之:“大佛身前活佛联,红颜白映江天。狂夫有妇常相伴,印证三生石上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的人生比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千手拂云 千眼观虹――季羡林、钱学森、陈省身、侯仁之、杨绛、黄万里的人生比较
上一章下一章

2.第十六章 公元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