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海防塞防之争(2)(1)

1.晚清海防塞防之争(2)(1)

对李鸿章提出的暂缓西征、全力经营海防的观点,左宗棠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现在西北用兵乏饷,正指望沿海各省协济为大宗,“若沿海各省因筹办海防急于自顾,纷请停缓协济,则西北有必用之兵,东南无可济之饷,大局何以能支?”因此他主张水陆并重,一边收复新疆,一边加强海防。

李、左之争确是关于国防战略不同观点的争论,但却又参有强烈的派系利益之争。李鸿章淮系的主要地盘在北洋,因此格外强调海防的重要性。左宗棠湘系的势力由东南已移到西北,所以强调西北边疆的重要,坚决反对“渐弃新疆”,主张收复新疆是当务之急。由于远离东南沿海,左宗棠还坚决反对丁日昌提出的建立北、东、南三洋海军的建议,认为沿海一水可通,只要各处驻有轮船,自可联成一气,所以海军应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经过反复斟酌,清廷决定采取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一方面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速筹进兵,节节扫荡”;另一方面任命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虽然清廷的倾向性明显是海防重于塞防,但既然确立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方针就不能过分偏重海防,结果不仅实现了规复新疆的计划,而且海军建设开始受到高度重视。所谓筹备海防,主要就是建立近代海军。由于财力确实困难,清政府不能不放弃同时创建三支海军的想法,决定“先就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就一划三”,因此李鸿章及其北洋海军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优先地位。这次战略大讨论,对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和展确实具有重要意义。讨论甫一结束,李鸿章就开始了北洋水师的创建,这是中国海军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次海防、塞防大讨论说明,许多问题看似局部,其实事关全局。如此次开始仅讨论东部的海防问题,看似与西部的塞防无关,但实际关系到东西部的资源配置,如果偏重海防必定忽视塞防利益。总理衙门本来是因为左宗棠熟悉洋务和中外交涉问题而请他参加讨论,但实际上他却代表、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起了某种利益平衡作用。所以,一些重要问题,并不能只由“有关”官员参加讨论,因为“有关”人员往往会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相反,看似“无关”人员也同样应参与讨论,他们的意见应同样受到重视。试想,如果讨论海防问题只许滨江沿海官员讨论,而不让地处西北的左宗棠参加,很可能就会作出置塞防于不顾的专重海防这种片面、只顾某一方面利益的决定。或者反过来,如果讨论西北塞防问题时不让李鸿章等代表东部海防利益的官员参加,很可能就会作出置海防于不顾的专重塞防的决定。

重大问题往往事关全局,所以应当全局讨论。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历史的裂缝(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历史的裂缝(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晚清海防塞防之争(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