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郎有话要说――
《逝水》第一稿主要写萍个人的经历与命运。
《逝水》第二稿不仅有萍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更有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写一写萍是怎么“与时俱进”的。
《逝水》第二稿更多地写了社会。写一写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发展过来的,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与曲折。当然,这一切也与萍坎坷的命运息息相关。
大家不会忘记这两年我们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大起大落的股市,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去年(09年)先悲后喜的楼市……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我们的总理笑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是的,我们国家的领导者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也从来没有如此自信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一代一代的先烈为“强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不懈努力、前赴后继。如今的中华民族日益强大起来,终于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
可是,就在二十多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的经济发展也曾经一度失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危机悄悄来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恐慌像瘟疫一样传染开来,一场“抢购风”席卷全国——人们见什么买什么,市场上有什么买什么,生怕有钱买不到东西。人们仿佛一夜之间手上变得非常有钱,市场上什么东西都紧缺,就是不缺钱……银行接二连三调高存款利率,八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时接近20%!“硬着陆”的结果,导致了企业亏损、破产,国家经济濒临瘫痪……这一切大约发生在八七年到八八年,**年雪上加霜,又发生了更可怕的学潮……九十年代初,国家经济步履维艰,政府号召人民“勒紧裤带过几年艰苦日子”。
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那一场经济危机还有多少朋友记得,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可以痛苦,但不能忘记过去。
回忆虽然痛苦,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谁又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判。
可能会有人说我“狗拿耗子”,又有人责疑“你这是在写小说吗?你写的东西哪儿还像小说?况且你又不是专家学者”。诸位说得很对,有些应该由历史学家来写,有些应该交给经济学家去研究、总结。可是,笔者只怕前者不敢写,后者会脸红,不好意思总结。
如此说来,如此写来,《逝水》第二稿远远不止50万字,也许60万,或者70万,可能80万,甚至于100万字……
所以说,朋友,如果你有足够耐心,耐着性子,慢慢地读、慢慢地品,你会读出、品出大耳郎的苦心和用意!
最后预告一下,萍的生活将面临一个大的转折点。这是一件突如其来的突发事情。
另外,再打声招呼,春节来临,事情比较多,加之大耳郎平时写东西比较慢,喜欢“磨洋工”,不能及时更新,敬请谅解。
敬请关注,敬请期待!
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