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香火戏
江南的本家也回来了。大爷爷的四个儿子在苏州一带做皮匠手艺,据说现在都发财了!四个伯伯提出,要在爷爷丧事期间,顺便为大爷爷和大奶奶超度亡灵。今年正好是大爷爷和大奶奶去世六十周年!
虽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但又都大同小异。比如红白喜事中,老人归天,是丧事当做喜事来操办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尤其是岁数大的老人,除了“临走”断气之时,亲人有些不舍,之后便没有太多的悲伤。该喝的酒照喝,不仅要喝酒,还要搭台,请戏班子唱戏,这种戏引江一带过去叫香火戏。
香火神会旧时广泛流行于江苏省北部地区(长江以北)及邻省安徽的天长、来安等县,并随船民、渔民流传到江南太湖流域。现在在南通和金湖地区农村尚有活动,在大部分地区已绝迹。
旧时,引江一带百姓有在厅堂陈放香柜的习俗,香柜是专门用来烧香敬神祭祖的。清代初期,原本祭祀酬神,摆案烧香火的风俗逐渐发展成为兼有表演娱乐的做香火会。如,祈求五谷丰登的“青苗会”,消灾灭祸的“火星会”,捕捞丰收的“渔船会”,阖家安定的“太平会”。不过,主持这种活动的不是和尚和道士,而是民间的巫——香火。当他们的表演发展到以唱、念、做、打等功夫来演绎完整故事的时候,就成了戏剧——香火戏。
又因为用大锣大鼓伴奏,当地人们又称它为“大开口”,其剧目大多数是由神书改编,曲调有三四十种之多,乾隆、嘉庆年间,引江一带建有三十多个专供演香火戏的万年台。清末民初,香火戏班遍布引江名乡镇,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少则数人,多则十余人,名居一方,范围小则数村,大则数十村。活动地域北至高邮,东至泰州,西至仪征,南濒长江。
引江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与扬州一脉相承,同一渊源。清代文人李斗在《扬州画坊录》中说:“郡城花部,皆系土人,谓之本地乱弹。”“本地乱弹为土班,不与外来各班并列。”土人指当地郊外农民,具体说来,即指引江一带的农民。他们自发组建,自娱自乐的戏班,被称之为土班。扬州著名学者在《乡土文化拾萃》中写道:“扬州香火戏的产生,来源于由来已久的香火设坛做会。而专操巫傩之业的世袭香火神坛遍布江都农村,他们各有划定的坛方,互不凌犯,世代相传,源远流长。据有些家谱可考的香火世家,可追溯到八至十代以上。”
旧时,香火会同民间道教有密切的关系,它吸收道教的某些科仪和宗教资料,比如做会迎请“三界”神的分法,大致就是按照道教神系天神、地祗、人鬼的分类划定;以符籙驱邪、医病与道教相同。在香火会迎请的神中也有佛教的神,如观世音。但香火童子的活动与伙居道士和野和尚有严格分工:香火“做生不做死”,即为活人做会消灾、祈福、延寿等;死人则由道士和和尚作道场、放焰口超度。
虽然引江一带的戏剧源于过去的香火戏,不过现在已经演变得和过去的香火完全不同。过去的香火“做生不做死”,而现在则恰恰相反,只有老人归天,人们才会请戏班唱戏。
丧事大操大办,历来被国人视为逝者儿孙满堂的福气与体面,也是下人尽孝心的具体表现。搭台唱戏,吹吹打打,办丧事比结婚办喜事还热闹。以至于现在人们办喜事反而不敢请吹匠和戏班。如果有人结婚吹吹打打,不知道情况的一定会问:“谁家又死人啦?!”简直是自讨晦气!
所以,在萍的家乡,现在结婚反而没有死人热闹。
现在的的戏剧已经沦落到和假道士、假和尚一样。
(未完待续)
香火戏:古代傩戏的遗存
香火戏是古代“乡人傩”之流亚,实为一种粗犷的歌舞和武术。扬州的香火戏就是古代的傩与巫。扬州民间有好祭祀的风习,所以巫和优常常合而为一。清人黄惺庵《望江南百调》咏道:“扬州好,古礼有乡傩。面目乔装神鬼态,衣裙跳唱女娘歌。逐疫竟如何?”所谓“面目乔装神鬼态,衣裙跳唱女娘歌”,表明“乡傩”的祭祀活动已具有戏曲化的特征。自乾隆以来,扬州香火戏艺人一直在活动,并保持着巫和优的双重身份。据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道光末年,扬州盐商有家婢为魅所扰,设法驱之,皆不灵验。于是有人献计,用名优伶四人扮成王灵官、温元帅、赵元坛、周将军,环坐于婢床,从此魅不复至。
扬州香火戏剧目很多,其剧本称为“神书”。《江流认母》是扬州香火戏神书《陈光蕊》中的一折,为清初在神坛传唱的早期神书。关于唐僧,自元代开始,就有各种戏曲作品敷演其故事。其中不少篇幅写唐僧出世,谓海洲陈光蕊携妻殷氏,赴洪州知府任,为强人刘洪推落江中,其妻亦为霸占。时殷氏已怀孕,后生一子,恐为刘洪所害,乃写血书,将儿置木匣中,放于江面,任其漂流。后为金山寺丹霞(扬州香火戏为默法)长老收留,取名江流。
扬州香火神书《陈光蕊》的精彩之处,是《江流认母》一折,演玄奘寻母的故事,最能体现神书风格。例如,其中母子有一段对唱:
江流(唱):
小和尚命运乖舛生来受苦,
天地间竟无我容身之处。
刚生下娘将我装进木匣,
留血书抛长江随风漂浮。
幸遇上我师父大恩大德,
收留我在金山剃度为徒。
前日里他说我有大仇要报,
速速去寻娘亲莫再踌躇。
他要我跪坐在知府后院,
自有人开恩典指我迷途。
想不到刚坐下遇上施主,
你定能使江流合浦还珠。
(白)女施主!你是大善之人,看在佛祖面上,请你告诉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不能没有母亲,我要母亲!母亲!你在哪里?我的母亲!
殷凤英(激动不已):啊!
(唱)听得他口口声声唤母亲,
叫得我殷凤英如箭穿心。
抬起头从头到脚仔细看,
只见他五官端正眉目清。
前看看面貌宛如陈光蕊,
后看看身材恰似我夫君。
天哪天!
莫非是抛入江心的娇儿今重见?
莫非是梦中了却母子情?
殷凤英一时茫时无主见,
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浮云。
扬州香火戏虽属民间宗教色彩的傩戏,其中也充满了人情味。江流与母亲之间的对唱,感人至深。
僮子戏戏曲剧种。
原系苏北一带巫师(当地称“僮子”)迎神赛会称之为做香火,为祈求祛病消灾、风调雨顺、吉庆丰收等。香火会上的舞蹈和说唱称之为“僮子戏”也叫“香火戏”当时的香火戏较粗犷,最早由二人对唱,称为“二可子”到三人同台称为“三可子”。
清乾隆年间扬州曾有“僮子会”的组织。徽商们不断来盐阜一带做盐业,由此也把徽剧带入了苏北,因而出现了当地“香火戏”、“僮子戏”与徽剧同台演出,这种表演形式又被称做“徽夹可”后来又出现“京夹可”。苏北的地方戏先后吸收徽剧、京剧和花鼓戏舞台艺术,特别是伴奏形式及衣箱等,使形式和内容都逐渐发生变化,1930年前后发展成为戏曲。主要曲调为七字平调、十字调和铃板调。传统剧目有《陈英卖水》、《秦香莲》等。解放后进行改革,积极反映现代生活。1958年定名“僮子戏”,后一度曾改名“通剧”。
香火戏戏曲剧种。
早在清代,苏北民俗,有“青苗”、“火星”、“牛栏”等会社都用香火酬神还愿,统称“香火会”或称做“香火”,主要为祈求人祛病消灾、风调雨顺、吉庆丰收等。做香火时演出的戏即称“香火戏”,由僮子们演唱,所以又称其为“僮子戏”。最早均为业余演出,用大锣大鼓伴奏,风格粗犷,由二人对唱,或三人同台,所以又称做“二可子”,“三可子”。所以曾被称为“大开口”。所演剧目系根据神书改编,有《魏徵斩龙》、《刘全进瓜》、《秦始皇赶山塞海》等。后来扬剧、淮剧成长发展,香火戏的剧目、表演、音乐均分别被吸收,成为其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