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状元及第
宋铭禄和他一起阅卷,看完了韩时安的考卷,他脖子更是仰的高高的!
哼!
暗算他!
看这次他整不整死这人。
顺带的,宋铭禄把刘临轩的考卷也拿出来批了一番。
为韩时安量身打造的试题,怎么可能落下刘临轩。
这二人大半年来焦不离孟,看的书都差不多,或许旁的试题刘临轩只能考个中游,可这题明显出到他手里了,成绩最差还能差到哪去?
对韩时安,宋铭禄虽然尽心尽力,但情感上,也就那么回事。
对刘临轩,他就多了几分真切的郑重。
自己批完了不算,还递到主考官面前,让人好好看看。
主考官看完,眼睛又红了。
这人是想他死吧……
他没有让任何人再去碰这两张考卷,大家也心照不宣的没有拆穿。
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屋里灯火通明。
主考官不放心带着宋铭禄一起把这些试卷全都翻阅一遍,又找到几篇好文章。
他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了,谁干的,他心中也已经清楚。
等到所有文章都重看一遍,天色已经彻底黑透。
房间之中所有人都沉默着,大家起了个大早,熬到现在,又没吃晚饭,都已经很疲惫了。
没有人敢说话。
大家心中都明白,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把面前这道坎迈过去。
不知道等了多久,有人过来传话,皇帝召见。
主考官不放心,把所有的考卷全都带上了。
重新回到御书房之中,皇帝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熬夜,在他们没来之前,他又批阅了一摞奏折。
奏折批完,有用的被他放在案头,没用的就被他扔进箩筐,会有小太监抬出去,按照呈递上来的过程,重新给各地官员打回去。
如今消息传送的慢,就算朝廷掌握的已经是最快的传送消息的办法,可对于治理一个国家而言,仍然不够看。
一个地方发生了灾情,周围的人一同上书,各地描述的相同却又不同。
层层筛选送上来,也避免不了会有重复。
丞相已经筛选过了,却仍然因为事态不同,避免不了会出现各种情况。
皇帝是所有奏折的最后一道保障,他若是不能重视起来,动摇的都是国之根本。
看着小太监过来抬出去一箩筐的奏折,宋铭禄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受。
他曾经做梦的时候不是没有想过站上巅峰。
毕竟血脉传承摆在这,他肖想一下实在合理。
只是如今看着,他又觉得当皇帝或许简单,可当明君实在太难。
第一次,他对今上有了一股从未产生过得敬仰。
不是因为对方是皇帝,也不是因为对方手里的权势,只是单纯的因为看到了一个如此稳重坚定的人。
而他就是单纯的,被这样一个人折服。
看见他们疲惫的样子,皇帝皱着眉头。
不过倒是没有早先那么生气了。
“刚才朕有要事在身,让诸位爱卿久等了。”
大家谁也不敢说话,皇帝这话也就是客气客气。
皇帝也没有等人回话的意思,自顾自问道。
“之前话说了一半,说到了哪里?”
主考官赶忙将考卷呈上,把自己的疏忽又说了一番。
“回禀皇上,说到了这次考生的考卷,臣等已经全都批阅完成,已将全部考卷呈上。”
皇帝拿过试卷,看见了放在第一张的考卷。
主考官想的不假,皇帝确实已经看过韩时安的考卷了。
韩时安作为会元,坐在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考试,皇帝只要稍稍走动,必然会看见他写了什么。
如今终于看见了自己想要看的,皇帝瞬间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认认真真的考卷从头到尾的又读了一遍。
有些文章百读不厌。
有些文章看了就烦……
翻看过韩时安的,第二张就是刘临轩的。
皇帝又笑了,只是这笑容和刚才不同。
刚才是真的满意,这次是觉得有趣。
刘临轩很多见地还略显稚嫩,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有些好运气。
翻过了刘临轩的,他又把下面几张卷子重新翻阅。
与刚才那些辞藻华丽的文章相比,这次送到他面前的,全都带着实干家的影子。
主考官看的还是文章,皇帝却已经透过这些文章,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能臣。
他忽然觉得,或许天意如此。
他登基至今,励精图治不假,但似乎每每需要转变的时候,总有恰当的时机出现在他面前。
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他想要做一个明君。
他也有野心,有能力。
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站在他的身边。
想到这些,皇帝不禁哈哈大笑,一伸手,他身边的小公公已经将毛笔递了上来。
他御笔亲批,当场点了韩时安做状元。
一直等着消息的礼部官员这会儿都没有休息,把那些阅卷的考官反反复复骂了无数遍。
明日就要放榜了,这都半夜了还没个消息,他们准备的时间都要来不及了!
这一夜有人睡的香甜,有人却一夜无眠。
一早起来,韩时安和李如意一起练功。
李十六又来了,显然,他也是无眠之一。
不只是他,还有李大伯。
李大伯这回连等放榜的机会都没有。
韩时安收拾妥当,穿上礼部早先送来的衣裳,要去皇宫那边等放榜。
今日除了放榜,状元还要打马游街,还有琼林宴。
过了今天,他就是天子门生。
最差也得是个同进士。
李如意看着李十六那疲惫之中带着亢奋的样子,岔开话题问他。
“二十哥好像要回来了,你这边的库房收拾出来没有?”
李十六有正事的时候,还能从那种焦虑之中分神,连忙点头。
“收拾好了!”
李如意继续问他。
“账目算的如何了,这个季度眼看要过去了,这边的账不能落下。”
李十六继续点头。
“没有落下,等做完我再算一遍。”
李如意对账目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毕竟她这买卖之中还有别人投进来的钱,她也得为别人负责。
李十六一直赚的也是分红,手中并不缺钱,和李如意给的相比,贪污对他而言得不偿失,自然也是尽心尽力。
李如意又说起了一些事情,说到了近日京城之中的风向。
李十六焦虑一下,就被李如意打断一下,再焦虑一下,再被李如意打断一下。
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度过了韩时安离开以后的时光。
皇宫之中,所有的贡士都穿着一样的衣服等着放榜。
到了时辰,自然有礼部的官员的放榜。
贡士在皇宫等待,殿试放榜除了皇帝下旨钦点之外,还会张贴皇榜。
皇榜之外许许多多人都在等候着。
李如意看时辰差不多了,招呼李十六和孙小娴一起去她定好的酒楼。
李大伯心思乱飞,也跟着他们同去。
甚至李大娘都跟着一起来了。
坐上马车,李大伯还在叹气。
“我应当去看看放榜的!”
李如意笑着安慰他。
“皇榜不用看,自有人张罗。若是有了名次,报子会登门报喜的!”
李大伯听了这话,更是慌张了。
“那咱们不应该在家中等候吗?”
李如意笑着。
“我直接让韩时安填写的酒楼,若是报子报喜,会直接去酒楼当中。”
李大伯还是叹气。
“终究不如自家喜庆。”
李十六去拍他老爹。
“虽然没有家里热闹,却比在家里报喜气派多了,左右京城也不是老家那边,在热闹还能热闹到哪去。”
李大伯听了这话,不免有些感伤。
“咱们村中可没出过进士。”
李十六赶紧纠正李大伯的话。
“也没出过状元!”
言外之意,韩时安应该能拿状元。
李大伯不敢想,可话到嘴边又觉得也合理。
毕竟韩时安拿了解元,又拿了会元,那肯定是文采超绝,拿个状元也合理。
但是他不敢说。
凡事就怕万一。
李大伯很恐慌,怕自己叫破了这好运气。
都说话不能说绝,李大伯也对此深信不疑。
李如意倒是淡定。
马车到了她定好的酒楼包间,这里是看状元打马游街最好的地方。
李如意春闱过后便高价定下来了。
窗子推开,柔和的风吹过,她从三楼往下看着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群。
孙小娴见此,也跟着凑了过来。
李大娘觉得女子这般抛头露面有些不大合适,看了李十六一眼,想让李十六去说说孙小娴。
但李十六不明所以,他这辈子家中都是兄弟,平辈之中接触最多的女子就是李如意三姐妹。
世俗的眼光他倒是明白。
可是,端了谁的饭碗,就得吃谁家的饭。
他跟着李如意,就不可能说李如意不好。
对于那些世俗看不过眼的,他也全都当做不存在。
所以李大婶这一眼,他根本没明白什么意思,只当他娘年纪大了,也想去看不好意思。
于是李大婶就这样惊慌无措的被李十六架到另一个窗户边上,李十六一把推开了窗户,风吹过李大婶已经苍老的脸。
她这辈子从来没有站在这样的地方去看脚下的人。
看着街道上兵马司的人拦住看热闹的行人,看着楼下人头攒动。
她忽然有些愣怔。
这人生在三家村,长在三家村,以为自己也终将老死在三家村。
可是她来了京城,看了繁华,如今站在前几年做梦都不敢想的酒楼里,居高临下俯瞰众生,那些怪罪孙小娴的话,忽然说不出了。
她有些害怕这样的高处,粗糙变形的大手颤抖着落在窗边,她没有去看身边的儿子,而是转头去看另一边窗口站着的李如意和孙小娴。
孙小娴似乎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凑近李如意说着。
李如意笑着点点头,跟她讲了一些什么。
李大婶的心忽然就平和下来,算了算了,她这辈子已经活到头了,凭什么去指点孩子的人生呢?
她转过头,又看了看李十六,李十六也冲着她笑笑。
房间之中,只有李大伯难受的抓心挠肝。
报子走的是驿道,一路越过众人来到了酒楼,一声‘报’字拉的老长。
韩时安得了状元的事情,第一时间在酒楼之中传开。
今日来这里的,都是来看状元打马游街的,这消息自然引来了一片哗然。
报子过后是礼部的报喜队伍。
一路直接到了酒楼之中,掌柜的亲自迎接,李如意给了人打赏,而后让人从马车上搬出了一筐铜钱,直接扬了。
霎时间吉祥话传了一街。
这边的轰动引得陈江安只叹气,指挥更多人过来,怕出现踩踏事件。
牟娘骑着马,将打马游街的路线全都检查一遍。
路过时看见李如意在窗口还笑着冲她挥了挥手。
酒楼掌柜很给面子,当场找出了鞭炮,一挂鞭甩了出去,将这热闹的氛围推到了顶点。
周围许多人听说状元夫人就在酒楼之中,都跟着涌进来。
原本就已经高朋满座,这一下等人爆满。
酒楼掌柜不停招呼小二加桌,后来实在加不下了,才含泪把那些要进来的人推出去。
卖花的童子挎着花篮满街走着,许多人都会买上两朵。
有人过来敲门,李如意这边的人去开门查看,看见是卖花的,李如意当场将花全都买下,还赏了人一点钱。
这个小童兴高采烈的离开,很快就有更多卖花的人过来。
李如意也是来者不拒,都买了下来。
包间之中全都是各色的鲜花。
韩时安那边已经换上了礼部昨晚连夜给他准备的衣服。
刘临轩站在他身旁。
韩时安对他拱了拱手。
“刘探花!”
刘临轩也是春风得意之时,若非是韩时安,他这辈子很难中探花。
他也笑着向韩时安行礼。
“韩状元!”
有些事情,二人心照不宣。
等到礼部牵扯了马,韩时安一撩衣袍翻身上马,利落矫健的身姿瞬间引得身边一众人惊叹。
尤其是榜眼!
榜眼已经有了些年纪,家中贫寒,连入京都是坐骡车来的,骑马经验实在有限,他趔趄两下差点没上去,就在又一次要掉下来的时候,他忽然感觉自己的脚被人托住,那人推着他将他送上了马背。
他回头去看,就看见刘临轩立在那里,收回了托住他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