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吴国亡了吗?
晋军花费三天的时间用来将外城的抵抗力量消灭,随后将俘虏以及城内的吴人陆陆续续押解或驱赶出城,城外的攻城器械则是想办法弄进城内。
“除非是将城门拆掉,要不然攻城塔进不来。”楼小白一直跟在郤锜身边,自然是一块来到‘梅里’了。
楼令面无表情地说道:“那就拆掉。”
一国的都城说攻破就攻破,还在乎几座城门干什么?
楼小白应“诺!”人则是没有走。
“父亲,我可以参加攻打宫城的行动吗?”楼小白问道。
“你缺这样的功劳吗?”楼令问得比较直接。
楼氏单凭一家之力驱逐了大量秦人,打下了偌大的秦地平原。
在那个过程中,楼小白得到了充分的历练,即便最后“雍”是楼令的指挥下夺取,不等于楼小白没有立下功劳。
作为世子的楼小白,他的地位并未受到冲击,暂时没有担任任何的公职,也就不太需要功勋。
这样一来,楼小白急切地争取功勋,大概是为了奔着扬名而去了。
“武需要功勋来震慑郑地的附庸。”楼令哪怕偏心也是偏心自己立下的世子,更加直接地说道:“日后管理郑地的武,他会是你不可或缺的助力。你不要因此而嫉妒,相反应该尽量经营兄弟之间的情谊。”
这样的话也就楼令会跟楼小白说,其他人多说一句都算是在挑拨兄弟两人的感情。
楼小白张了张嘴,想解释一些什么,最终说道:“父亲,我明白的。”
解释?
解释什么啊?
有些话说越多越代表在意。
“有什么不理解的事情直接来问我,不要一个人瞎琢磨。”楼令知道这里有自己的原因,很尽量在消除后续的影响了。
一个家族里面,一般会获得分封的是嫡子。
不是没有庶子获得分封的例子,只是很少很少。
因为庶子获得分封的例子太少,很难不让嫡长子多想。
要是再加上作为家主的父亲过于偏袒将会获得分封的庶子,有继承人之实的嫡长子恐怕要认为地位必将受到挑战了。
人性之复杂,绝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尽。
楼小白之前对楼武感到很大的忌惮不是没有原因,一直等楼小白迎娶了福姬才得到很大的缓解,
毕竟,楼武身上有来自郤氏的血脉啊!
幸亏霞姬是小宗温氏一脉,要不然楼小白的忌惮会更深。
而楼小白与福姬成亲之后,其实是完全抵消了楼武有郤氏血统这一件事情。
楼令的子嗣那么多,为什么独独优待楼武呢?也是因为楼武有郤氏的血统啊。
如果楼武身上没有来自郤氏的血统,光是楼令承诺会让楼武获得分封,当时的韩厥根本不可能同意联姻的。
所以说,事情显得非常复杂,光是楼令进行复述,可能楼小白还是会多想,不如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得事件得到翻篇。
当然了,楼令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只是他所能做的就那么多,做更多反而是加剧楼小白对楼武的猜忌。
“不管怎么样,武不会威胁到你的地位。”楼令说道这里停下来,似笑非笑地看着楼小白一小会,才继续往下说道:“武只有郑地,你将继承得更多。将来武只是管理郑地,而你将会管理整个家族。如果你还忧心被取代,说明我对你的培养和教育是彻彻底底的失败。”
话都说到这种份上了,对吧?
有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楼小白很早就想问,索性问出来:“司会得到父亲的分封吗?”
楼令反问:“你的意思呢?”
自从楼司表现出对远程部队的指挥天赋之后,他一直在获得重用。
一个家族里面,庶子的能力再高都不一定可以获得分封,嫡子展现出能力则是一般会被分封。
如果按照宗周的玩法,其实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各有事业,随后一众弟弟再拱卫作为嫡长子的兄长。
只不过,当前处在礼崩乐坏不是那么彻底的时代。类似这种将破不破时局,会比较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楼小白沉默了一会,很是正色地说道:“我认为父亲应当对司进行分封。”
“毕竟,武获得分封,司却没有,怕会……”楼小白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楼令了。
“再说吧。”楼令没有给予确定的答案,挥了挥手:“下去忙你的事情。”
如果楼小白完全没有忧患意识的话,会让楼令万分头疼。
可是,一旦楼小白的忧患意识太强,该是让楼令变得难受了。
兄弟之间出现猜忌,普通家庭顶多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要是家大业大的家庭,兄弟之间出现了猜忌?有一方动手之后,只剩下不死不休的格局了。
到现在,楼令都不认为自己造孽,能够让楼小白升起警惕心,本身就是起到了作用,逼得楼小白更加奋进,无疑是楼令一种对家族的未来更加负责任。
“对司进行分封吗?”楼令一开始是想完全集中家族的力量,避免一再分封变得零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吧?随着楼氏越来越强大,不分封恐怕很难让其他卿位家族心安。
那些老牌卿位家族,他们哪个不是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小宗呢?
其实,越是老牌的家族,小宗的数量就越多。
比如郤氏、范氏、荀氏这三个卿位家族,他们一度多达四个以上的小宗,近来是发生的大事件太多,导致数量出现减少的情况。
“分封的话,只能往北边分。”楼令心想。
顺应潮流对子嗣进行分封,楼令确实是不想拆分主体,起初就是要让楼武到南边,多一个楼司去北边不算多。
也许楼令安排楼武和楼司分别在南边和北边,对日后的楼小白是好事?只是最关键还要看楼小白到底具不具备政治智慧了。
总有一些人能耐大到可以将好事变成坏事,然后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其实,楼令能够看出楼小白不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对于这一点从来没有试图干涉。
如果需要从一穷二白进行打拼,心胸狭隘连发展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注定会继承很庞大的遗产,只要不是到心胸狭隘的程度,其实未必需要心胸广阔,过于心胸广阔反倒极可能变成败家子。
要说楼令最害怕什么,只怕楼小白实在是太能装,装到连作为父亲都看不出虚假。
历史上不缺能装的继承人,他们没有得势还愿意伪装,一旦得势就开始各种作死,最后也真的把自己作死,还连带害了一大批人。
攻打吴国宫城不需要楼令再去费脑子,不出现意外按照既定计划实施便是,要不楼令也不至于分心。
楼小白从楼令这里得到允许,招呼自己的小伙伴拆城门去了。
在这里,楼令其实是出现了疏漏,哪怕不用得到晋君周或郤锜的允许,起码应该询问一下意见。
所以,晋君周在听说己方正在拆掉“梅里”的城门,派人召唤楼令过去。
“攻城器械需要入城,只能拆掉城门。”楼令面对晋君周的问询,给出这个再实在不过的答案。
晋君周皱眉说道:“毕竟是一国都城……”
“大型器械进城,我们可以减少至少五成伤亡。”楼令简单的强调这一点。
当然了,要是吴国从始至终守规矩,即便是闹到晋军攻打都城,讲实话就是最好不要拆城门了。
问题在于晋国根本不用对吴国留情面,更不打算留情面,到现在除了不能放火付之一炬之外,还需要顾忌什么呢?
晋君周一听可以减少五成伤亡之多,沉默了一小会,一脸歉意地说道:“寡人不该干涉上军将。”
“不敢。”楼令并不想让晋君周认为自己乖张,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接下来会针对吴国的贵人进行全面抓捕,注定是会彻底撕破脸,不如展现出最强的姿态,一战彻底打得吴人恐惧,使得他们日后不敢违逆。”
主要是吴君寿梦不跟晋军正面交战,要不然两军的主力决战,可以更好的给吴人植入晋军不可战胜的印象。
发生大规模部队交锋的地点在吴国的都城,晋军可以展示战斗力的地点也只剩下了这一处,绝不能让吴人认为有资本可以跟晋军抗衡,否则之后绝对是要没完没了。
晋军拆毁城门用了两天的时间。
在这两天之内,晋军不光在拆城门,城内也需要清出提供攻城器械通过的通道。
闹出来的动静很大,自然是让龟缩在宫城内的吴人得知了。
晋军在开辟通道,总不能是晋军好心帮吴国修建都城的道路吧?一定是要动用什么大家伙来攻打宫城啊。
“兄长。”蹶由三天时间里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年纪轻轻就有了很大的眼袋:“我们已经在更加尽力的准备,相关的准备力度不比城墙一战,恐怕是无法坚持太久的。”
夷昧已经缓了过来,只是对于能不能守住宫城不抱希望:“父王不在啊!”
他们不是非要坚持下去不可,要命的事情是吴君寿梦不在,没人有资格来决定都城要不要投降。
与此同时,也是因为吴君寿梦不在,他们连派人去跟晋军高层协商停战条件,一样是属于地位不达标。
这个其实跟一个国家的君主薨逝,继任者并未接位,想认输都无法认输的道理一样。说白了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春秋时期不伐丧的理由之一,便是打赢了也不知道该向谁索取赔偿。
到了现在,夷昧等人还没有跟吴君寿梦联络一次,导致他们不得不相信己方主力溃散,自己那一位父王不知所踪,等等从晋军那边听来的消息。
那无疑更加让夷昧、蹶由以及一众留守“梅里”的达官贵人,他们变得更加的彷徨无措,不投降真的就是不够资格投降,只能被动等待最后的结局。
至于说抵不抵抗?那肯定是一直抵抗到宫城也陷落了。
夷昧和蹶由都坚信他们死不了,哪怕脖子伸过去让晋军砍,只要晋军知道他俩的身份,说什么也不会真的砍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叫什么?吴国可以任意屠杀他国权贵,两兄弟不相信作为天下霸主的晋国君臣也会那般丧心病狂。
“我们不需要顾忌影响,他们不一样。一旦晋人不顾忌,怎么继续领导和统率列国呢?”夷昧心想。
而他们必须抵抗的理由是,吴国不可能就此灭亡,老父亲也是终有一日会归国。
激烈抵抗而最后城池陷落,回来的吴君寿梦再是怪罪,起码两兄弟是真的拼命抵抗了。
还不够激烈吗?搞到连宫女和寺人都进行了武装。
如果吴君寿梦知道了情况,他非但不能怪罪夷昧和蹶由,相反要进行很大的奖赏,用以明示后来者遇到相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榜样不正是在一次次事件中树立,以备后来者所借鉴的吗?无论好坏的榜样都是。
大型攻城器械皆尽入城已经是七天后的事情。
“明日便对宫城发起攻势。”楼令主动召开这一次军事会议。
由于晋君周在场,自然是由他来坐在主位。
如果晋君周不在?哪怕郤锜、郤至是在场,然而楼令才是总指挥,该由楼令来坐主位。
士匄说道:“我申请指挥其中一面城墙的进攻。”
这一战大概是要尘埃落定,士匄想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尽早掌握更多的攻城技巧。
中行偃和智罃也申请指挥其中一面城墙的作战。
一众卿大夫的积极,并没有那么简单啊!
“中军将和中军佐以为呢?”楼令问道。
郤锜不可能变成楼令指示下的执行者。
郤至倒是不用刻意去回避什么。
所以,楼令问的是郤氏要不要参与对宫城的攻打。
“老夫也指挥一面。”郤至在面子和攻进去掠夺方面,选择了对宫城的掠夺。
楼令看了看晋君周和郤锜,确认两个人没有其它意见,进行最终的正式部署。
到了最后这一步,楼令很无所谓楼氏的部队要不要参与攻城了。
这一战的总指挥,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是楼令,并未出现人选上的变更。
那么,最大的荣誉肯定是落到楼令头上,后面掠夺了什么战利品,可以分配的东西也不会少了楼氏的份额。
其他人争取,那是他们一旦不参加,等于不存在获得分润的理由。
主将嘛,分配战利品的规则是,没有给国君分配之前,主将先获得其中的四成。
然后,主将分润了,全部的战利品中国君可以拿四成。
同样的道理,成为晋国的卿大夫之后,一概有机会担任某一场战役的主将。
要不然的话,以为某个家族的人担任晋国的卿大夫,该家族为什么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崛起或是变得更加壮大呢。
正是因为打赢了可以名正言顺获取意外的财富啊!
这一套规则看似卿大夫占了便宜,万般不能只看到这一面。
一个拿出全部智慧和精力的主将,一定比应付了事的主将,会更加的尽心尽责,乃至于对胜利无比的渴望吧?
晋国设立卿大夫之后,只要是由卿大夫来指挥作战,胜率一般都会很高。
看上去卿大夫占了便宜,晋国难道就没有因此强大起来,国君与其他贵族也在一次次胜利中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好处。
到了正式对宫城展开进攻的当天,大批的晋军在宫城之外,四面刻意清理出来的空地集结列队。
“要是‘新郑’像‘梅里’这么好打,简直就是太好了。”郤至认定郑国的亡国就在近些年,反正就是不会拖太久。
随着范氏大部分放弃郑地的领土,楼令明确表示对郑国剩下的区域不感兴趣,直接让郤至对郑国有了更大的贪念。
“温”地就在大河边上,尤其是郤氏获得了郑地北部的大片地盘,郤至起更多的心思属于理所当然。
只是,郤至暂时没有跟郤锜沟通,也一直迟疑要不要对郤锜讲出诉求。
这一对堂兄弟的感情很好,郤锜在很多方面已经异常优待郤至了。
要是郤至提出想要获得更多的城池和土地,有再好的感情基础也会让郤锜多思考,乃至于往坏的一面去想。
伯氏怎么亡的?那是因为伯宗跟郤锜不亲近,再来也是伯氏展露了抵抗大宗之主命令的姿态,结果被郤锜用雷霆之势给灭了。
郤锜可能会优待郤至,不等于郤锜会坐视温氏一再壮大,小宗壮大到能够实际威胁到郤氏这个大宗。
晋人,尤其是晋国的权贵,他们从未忘记“曲沃代翼”这一件事情,一旦触及到大宗之主的红线,没有谁会心慈手软。那是因为“曲沃代翼”之后,胜利一方对落败一方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也许可以问一问令……”郤至对此存在迟疑。
郤至当然没有分家的念头,只是也想温氏作为一个个体变得更加强大。
从微末崛起的楼令一路以来一直是朋友比敌人多,其他人嘴上不说,看肯定是被看在眼里,直接让郤至有了求教的心思。
“开始吧。”郤至听到远处传来鼓声,赶紧收起其它与战事无关杂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应该是几个家族都汲取了攻打“梅里”外城墙的教训,他们一致在这一次攻势中增加了远程部队的数量。
开始进攻之后,盾车掩护弓箭手先批抵近,进入射程与城头的守军弓箭手展开对射。
总得来说肯定是居高临下的守军弓箭手更占优势,特别是守军也吃了外城墙交战期间的教训,清楚哪一些攻城人员比较有威胁,会采取更为明显的针对。
双方的远程部队互射,随后是合力抬着梯子的晋军发起冲锋,同一时间操作其它器械的晋军开始向宫城抵近。
“怎么没有见到破城锤?”郤锜问道。
楼令先点头,再说道:“攻打‘梅里’有使用攻城锤,宫城就不必了。”
难道是楼令飘了?并不是的。
主要是守军明确知道没有外援,开战之后就将各处城门用杂物堵死了。
操作攻城锤的队伍,他们需要直接抵近到城门,头顶没有掩体防护,遭到守军重物不断砸下,造成的死伤远超其它区域。
所以,不是没有打造攻城锤,压根就是没有使用。
这一次也一样,守军将宫城的城门洞完全堵死,楼令并不想将新式攻城锤打造出来,干脆也就省略了拿攻城锤撞击城门的步骤。
他们位处东面,恰是郤氏负责攻打的位置。
一同在观看的还有晋君周,他将在部队攻进去之后,随之进入宫城。
这多少也是晋君周在震慑,用自己的存在约束部队破城之后,不要干出太骇人听闻的事情。
什么事情?最主要的事情是避免对吴君寿梦的夫人、妾出现奸污!
如果发生那样的恶劣事件,晋国会丢人丢到全天下。
关于要避免什么,反正奸污一国夫人或妾,碍于有史官随行记录,不可能下达那样的禁止命令。
不然被史官记录,后人看到相关的记载,大概会认为晋军的军律奇差无比。
对于历史来讲,没有记录就等于不存在,懂的都懂啊!
攻城战是在上午开打,临近正午晋军已经控制了多数城墙段,预告着“梅里”距离全城陷落已经不远。
残存的吴军并未表现出困兽犹斗的狠劲,相反更多的吴军很容易失去斗志。
事实也如楼令事先所讲,不知道是哪一名吴国权贵武装宫女和寺人,她们非但没有起到任何的帮助,相反是加速了宫城的陷落速度。
什么情况呢?情况就是她们被送上去填线,晋军根本没有怜香惜玉,遇到手持武器就杀,挡路也是杀,吓得宫女率先逃奔,冲得其他守军无法作战。
“上军将有交代生俘吧?”晋君周只看到晋军杀红眼的一幕幕,心里有些担忧。
楼令先行礼,再说道:“交代是进行了交代,只是不确保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晋君周:“……”
楼令没有说假话。
生死这种事情,谁敢做出绝对的保证呢?
要是吴国的公子刚烈,知道城池陷落无法避免,举剑玩一手自刎,真不是晋军想阻止就能阻止下来。
所以,楼令才不会将话说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