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河内归附
“缪太守,大司马实力雄厚,虽仍有北方四州未平,但袁绍几个儿子又岂是大司马的对手?北方四州很快就会平定,天下归于一统,此大势不可避免,大司马不会允许任何人拥兵一方,你……还是识时务,交出兵权,归降比较好,否则后果难料呀。”
缪尚一阵沉默,又摇了摇头:“公仁,这事恐怕不能早做决定,我得想一想才行。”
其实,他也是心理上难以接受,当年董昭奉曹操之命前来说降他。曹操是给出条件的,允许他当河内太守,又驻军怀县,袁绍来犯时,会助他抵抗袁绍。
如今,董昭再来河内,还是同一件事,就是劝降。可是,董昭却什么条件也没有提,就一句话,赶紧投降,不投降杀你全家。缪尚怎么接受得了?
当然,董昭这么做也有他的道理,因为曹操和刘敬不同。曹操实力小,正需要借助缪尚来对付袁绍,这是缪尚的价值。刘敬实力大,董昭只和刘敬谈了一下,就明白刘敬的想法,那就是缪尚必须无条件投降。这么一来,他也无须跟缪尚谈太多。
“这倒无妨,我正好想去一下温县,拜访一下几个好友,三五天时间后就回怀县,届时希望太守能给我个答复。”
“好,公仁有心了。”缪尚对董昭还是比较尊重的。
随后,董昭向缪尚告辞,打算去温县,拜访一下司马朗。他却不知道,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就在怀县。
说起司马懿,他也真够倒霉的,几年前,他因在河内有些名声,被曹操强行征辟,又奉命作为使者,去益州见刘璋。结果在路过荆州南郡巫县时,被驻军巫县的太史慈给扣押了。
后来,刘敬出兵打下益州,才想起太史慈曾扣押了一个曹操的使者,就下令把人给放了。这么一来,司马懿无端端地坐了将近一年的大牢。而刘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太史慈扣押的使者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本来就是被曹操征辟的,就干脆借机辞官,回了家乡河内温县。缪尚又多次派人去请他,他碍于情面,就来到了怀县,担任幕僚,为缪尚出谋划策,只不过明面上没有官职。
董昭走后,缪尚就去找司马懿,把董昭的来意说了一遍。
“仲达,事情就是这样,今刘敬入主朝廷,我已坐立不安,你以为我该怎么办?”
司马懿沉吟了一番:“唉!天下将大定,缪太守还是降了吧。”
“真降了?”
“我知缪太守担心降后之事,但今时不同往日,大司马亦非曹操所能比,董公仁说得没错,若不降,只怕灾难临头,届时就晚了,缪太守还是早点降比较好。”
缪尚听了,又长叹了口气,微微点头。
三天后,董昭又回到怀县,见到了缪尚。缪尚正式表示愿意归降,董昭大喜,差事办完了,回去之后说不定就有机会升官。他表示需要先回去复命,让缪尚等待朝廷的安排。
次日,董昭离开了怀县,回许都去。
……
司隶河东郡安邑城。
刘敬派来了一个使者,来见河东太守杜畿,这个使者正是裴茂。
早在一年多以前,杜畿得荀彧举荐,被曹操任命为河东太守。然而,河东郡丞卫固和中郎将范先支持原太守王邑,拒绝杜畿到安邑上任。两人曾去见当时任司隶校尉的钟繇,钟繇自然不会同意。
杜畿仍旧去上任,又拉拢了河东各县,取得各县的支持,得到几千兵力,迫使原太守王邑离开河东。
后来,卫固和范先与袁绍任命的并州刺史高干勾结,引高干进入河东,想干掉杜畿。杜畿曾向曹操请求支援,可惜曹操被刘敬打得找不着北,无力支援,只好听之任之。
如今,刘敬掌朝廷,自然要解决河东问题。于是,他以裴茂为使,去见杜畿,劝杜畿投降,并引他的军队进入河东。他之所以派裴茂前去,是因为裴茂是河东本地人,在河东有一定的威望。
裴茂来到河东治所安邑城时,高干正在率军攻打安邑城北门。职责所在,他还是想到办法从南门混入了安邑城,见到了杜畿。杜畿是京兆人,裴茂曾在京兆为官一段时间,两人也认识。
“伯侯,别来无恙,你我也有几年没见了吧?”
“巨光,你看我像无恙吗?既然你来了安邑,当知道如今高干正在攻城,形势危急,我倒想不到你会来安邑。”
“奉大司马之命,不得不来。”
“唉!如今许都情况如何了?”安邑正在交战,杜畿对许都之事也没太多关心,只知道曹操已经败亡,刘敬进入许都。
“陛下已诏告天下,朝廷诸事,由大司马所掌。”裴茂把许都发生的一些事情说了一遍。
“那巨光此次前来,是来劝我归降的?”
裴茂点了点头:“大司马入主朝堂,伯侯身为河东太守,当主动归降才是。”
“巨光,高干大军来攻,就在城外,我哪有空管归降之事?”
“情况如此紧急?”
“那是自然。去年,卫固、范先引高干之兵,进入河东,一路南下,攻克临汾、闻喜等诸县,我就向朝廷汇报此事,请朝廷派援军,可惜至今一个兵都没看到。”
“今年春,高干大军就开始攻打安邑。我杜畿本是朝廷之臣,自当归降朝廷,但朝廷应尽快派大军进入河东,否则河东就落入高干之手,到时,朝廷想再夺回河东,就没那么容易了。”
“闻喜也落入敌手?”闻喜是裴茂的家乡。
“正是,幸好你早就把家人接走了……还请巨光回去转告大司马,我本是朝廷之臣,自然归降朝廷,请大司马尽快派援军来。”
裴茂听到杜畿愿意归降,心里自然高兴,又说:“大司马必会派援军来,但许都刚刚稳定,大司马调兵遣将,只怕也得几个月时间,伯侯还得坚持下去呀。”
杜畿恼怒起来:“我如何坚持?安邑兵力不过两三千,那高干兵力上万,安邑只怕不能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