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政变3

第164章 政变3

卫昭在大汉黎民学院检查课程质量,正在旁听苏武的母猪的产后护理,甚至还在做笔记……

猪这个东西,在大汉还是挺珍贵的,产量不高……

猪这东西,产量高,周期短,蛋白质多,粪便也有用,吃野草就行,长期是华夏的主要肉食,在这里居然很少有人食用,真的不应该……

反正畜牧业要发展,提前培养养猪人才,就算推广不开也没有害处嘛。

母猪的妊娠周期是110天到118天,平均114天。

多亏前些年帝后的天文历法改革,苏武还总结出来了计算口诀……从配种开始,预产期计算方法是333,即3个月加3周加3天,一年可以培育2栏半……

众人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突然门口有喧哗声传来……

原来是韩说和江充联袂来大汉黎民学院抓人和检查……

王秘书连忙来通知卫昭,许多学生也隐隐团聚在大教室,似乎皇后能给他们力量。

卫昭毫不在意,让王燕叫他们一起进来学习,有教无类嘛,学学养猪也多一门手艺。

江充和韩说听说皇后在旁听养猪课,有些恍惚……

江充一愣,韩说想走……韩说看江充不上道,使劲儿暗示他,想让他走。

然而,江充没反应过来,王燕已经带着人出来了,笑吟吟地邀请两位大人进来学习。

江充面色凝重,韩说仿佛要进入什么吃人的窟窿……

两人虽然带了许多卫队,但皇后这边也不是吃素的,除了皇后的侍女,大汉黎民学院的护卫,皇后宫外护卫,大将军府上宾客军士也多……

两人无奈,只能硬着头皮进去……

路上,江充叹道:“我只顾着和皇后撇清关系,家里子嗣却不成器,没有在大汉黎民学院的子弟,没有皇后来学院的课程表,以至于碰上了。”

他们这伙儿人里,只有宗正的两个孙子学习不错,在大汉黎民学院成绩不错……

毕竟,共学是显学……和大汉绑定。

韩说颤巍巍地看向他:“这是课表的事情吗?”

他敢到处抓人,还不是觉得大将军在外,皇后会老实,最多在宫里搞事……

正因为知道没有巫蛊,才敢调查巫蛊,因为自己可以控制查出什么程度的巫蛊……

没想到……

这比巫蛊还可怕啊……

看到江充这个二百五还在莫名其妙,韩说小声道:“陛下,本名,彘(猪)啊……”

这是要圈养陛下,还是要杀了陛下啊……

自己今天撞破皇后的秘密……还能活着回去吗?还是赶紧告诉江充,拖他下水!

江充一愣……觉得这有点扯淡……

他自己辛辛苦苦,罗织罪名,做木头人,撒鸡血狗血,然后埋起来,再挖出来……

居然是虚假的巫蛊吗?

真正的巫蛊居然是直接大庭广众面前说要养猪吃猪吗?

江充还没想明白,就被带了进来……

苏武实际上是在操场讲课……

毕竟这是公开课,基本上学校的学生都来了……起码宗正那两个孙子也在,韩说就看到了……

虽然他们带着许多膀大腰圆的侍卫,但在全体学生的注视下,一个个拘谨了起来。

大部分的学生仇视阉人,更仇视江充韩说这两个祸乱长安,制造冤狱的人,哪个正经人家没有几个被冤枉抓进监狱的?进了监狱因饥饿、疫病、拷打等各种原因身故的也很多……

若是没有皇后,大家也不敢目光如此赤裸,但这不是皇后在给他们撑腰吗?这不是大部分都是热血的学子吗?

宗正那两个孙子目露忧色,却不敢多说,只能暗示地看着两人,也不知道要传递什么消息。

卫昭让人给他们送上椅子,让他们一起学习,其他侍卫并无这个地位,却只能站在操场后方。

江充和韩说觉得大家都在,皇后不敢当众杀人,稍微安心,坐下学习。

侍卫们可不敢对上皇后,看到似乎一切无事,偷偷松了口气,混着跟其他侍卫站在一起。

有心细的,看到今日大汉黎民学院的侍卫也没有着重甲,甚至皮甲也没穿,还不如他们的防护多,心里也就更放心了些……

一个领头觉得站在后面,反正也听不清如何护理母猪和幼崽,便大着胆子跟旁边侍卫聊天。

“这位兄弟,为何今日不着甲啊?”连皮甲也不穿是不是过分了啊……

那人回头看了他一眼,也不说话,撸起袖子,骄傲地露出了左臂。

跟着江充来的人有些莫名其妙……

旁边那侍卫,带着优越感地解释道:“皇后总说,要多读书,我们听话,也懂了许多道理。”

他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解释了周勃诛灭诸吕时,让士兵表态的那句“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的典故。

说着说着,居然有些热血沸腾……

底层军士,整日浑浑噩噩的,突然能参与到大事之中,这真让人激动,很有参与感。

新来的士兵自然也纷纷脱甲,露出左臂……有的急性子直接扯坏左臂的衣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真是争先恐后,互相攀比,都觉得自己对皇家最忠心。

当然,到底在什么事涉及了要忠心于刘氏,大家并没有多想……

有老大爷老大娘跟风抢鸡蛋食盐那意思了……

卫昭本来没想着发作,但后面动静实在太大,连苏武都停止了他的教学。

众多学子纷纷侧目,看到一个个露出左臂……嗯,这个典故这些学子更清楚。

卫昭无奈,现在该她说点什么了……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

刘据这小子真是,搞得这么花哨,什么露出左臂……就他读过书?

天地良心,她真的想学完母猪的产后护理啊……

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学习?

万一政变失败了,难道自缢前说,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会护理产仔母猪?

卫昭心里羊驼无数,但是还是从容起身,走到了台上。

江充和韩说两人心里慌张,其他人则目视皇后,等着她说话。

“郎中令和横海将军,短短数日抓了几万人,这效率真该让其他官员自愧不如啊。”

这种讲台,自然有传话的。

很快,大家都知道皇后说了什么。

韩说此人圆滑,连忙行礼:“我等只是奉陛下之命行事,无意打扰天后,请天后恕罪。”

卫昭似笑非笑:“你等也是辛苦,为了罗织罪名,又是造木头人,又是染血的,何必这么辛苦?今日我让人在这里讲养猪,是不是大不敬?你不妨专心处置了我,放了那些无辜的臣民吧。”

韩说讷讷不敢言,江充拍案而起,但在皇后戏谑的目光和学子们的怒视下,居然有些怔愣。

“大胆!”居然是王燕一声怒喝,“居然对皇后不敬,把他拿下。”

随后,不知从哪里钻出许多魁梧的学子,直接把江充和韩说按倒,韩说果然是案道侯。

变故太快,还来不及反应,又一学子直接抹了江充的脖子,把他的脑袋摔在地上。

江充带来的士兵都愣住了,感觉脑子已经不够转了。

全场寂静无声……

卫昭不在意道:“此寮与刘屈氂、王弼……等人,并作造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窥伺至尊,意图倾覆神器,士林愤痛,民怨弥重,虽万死亦不足惜。”

“高祖斩白蛇,刑白马,天下归心,非刘姓不得为王,现居然有人混淆血脉,意图颠覆大汉神器,我等汉人自不可忍,今日之事,只为清君侧,靖国难,我一力担之。”

众人听卫昭这番高谈阔论,自是明白她在说赵婕妤给刘彻戴绿帽子的事……

大家本就害怕,听到这番话反而找到了主心骨……我等只是忠臣,今日只是为了大汉……

这里不是没有人有异议,不是没有人隐隐是支持九皇子的……只是群情激愤下,没人敢说什么。

韩说看到卫昭给自己留了余地,心里千回百转,突然感到有尖锐之物划过自己脊背,福至心灵,连忙开口大喊,只求保命:“正是如此,赵婕妤秽乱后宫。”

他的身份格格不入,又是用力嘶吼,一时之间,居然无需传话,全场都听到了。

那尖锐之物离开了韩说的脊背,韩说浑身是汗,却也头脑清明……他知道自己赌对了,自己在背后造谣,自是可以保命,他大着胆子站起来,瞥了一眼宗正的两个孙子,决心拉宗正下水……大不了后面把其他场内的人灭口。

“宗正觉得此事可疑,多次进宫调查,查明此事,可惜陛下受人蒙逼,唉。”

看着韩说痛心疾首的样子,卫昭觉得有些好笑,但是她是专业的,一般不会笑场。

宗正两个孙子看到许多目光投来,如坐针毡,却只能应声,表示韩说说的对。

卫昭干脆走下台,朗声道:“既然如此,今日,便为国除贼吧,今日请廷尉解禁被冤枉的长安百姓,开放武库,若除贼成功,恢复太宗时期的税赋,休养生息。”

她是女人,不适合露出胳膊,便目光注视一旁的司马安。

司马安谦卑地低头,随后举起裸露的左臂,振臂高呼:“清君侧,靖国难。”

几声以后,全场男子举起裸露的左臂高呼,连女子也跟着一起呐喊……

古代墙矮,这高呼传的很远,随着学生在组织下有序出去调动百姓,传递消息,卫昭找来韩说和宗正的孙子。

“韩将军原来一直在等待除去奸臣的机会,忍辱负重,实在辛苦。”

韩说也不管卫昭到底是真信还是假信……他现在只想离开去找刘彻……

卫昭看出了他的想法,反而开始叙旧:“我刚从平阳来长安时,最先结交的就是令兄……可惜……”

提到韩嫣,韩说有些不自在,反而诚恳地催促卫昭:“皇后要做大事,无需在我身上浪费时间,正事要紧。”

卫昭笑道:“也是,我正需要一人向陛下说明情况,”她看向沉默的苏武,这是橐驼园的负责人,“子卿(苏武字),你随横野将军去面圣吧。”

韩说大喜,觉得皇后飘了,但又怕她反悔:“说必不辱使命。”

卫昭看向他的腰间:“既然如此,不妨送我一个信物吧。”

韩说看了看自己腰间,正是刘彻送的金弓,胡乱摘下递给卫昭,只想逃命。

卫昭笑笑,不多说,让苏武跟他去了。

苏武点点头,深知自己的使命,出了城,第一时间就带人斩杀了韩说乃是后话。

卫昭带着宗正的两个孙子等其他人回了宫。

早些时候,鄂邑公主……额,叫宜春公主更合适些,已经邀请了姑姑平阳公主来宫里。

刘娜十分礼貌,并不入门,只是在门口等着,给姑姑充分的站队选择权,是跟自己回宫,还是不许自己进门。

曹襄在甘泉宫伴驾,保卫皇帝安全,曹寿掌管城门守卫,也不在家。

家里只有平阳公主、信阳侯曹宗(平阳公主自己的封地在信阳,次子继承了母亲的封号)和萧燕燕。

平阳公主看外甥女这个作态,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了。

她虽然嘴上厉害,但还是有些虚,连连问小儿子和儿媳妇:“如之奈何?”

曹宗并不多话,萧燕燕却十分坚定:“母亲已经知道可能要发生什么,还问这个问题,想来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是吗?”

如果你想支持皇帝,早就闭门谢客,还要派人去送信了……萧燕燕也知道自己的婆母是多想讨好皇帝。

平阳公主语滞:“她要是骗我进宫,我也就进了,稀里糊涂就过去了,现在让我选反而难办,那毕竟是我弟弟。”

萧燕燕笑道:“老师不舍得母亲为难罢了……可惜身在长安,无论如何也逃不掉。”

曹宗突然开口:“父亲我不知……但兄长最重情义……”

平阳公主打断了次子的话:“襄儿心思多,但对他舅母、表弟和冠军侯,情分并不比与……少。”

曹宗继续道:“母亲想左了,我以为,兄长一定会站在舅母和表弟这边……然后会找理由支持自己站队,况且百姓也太苦了,大汉也经不起折腾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穿越西汉搞建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穿越西汉搞建设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4章 政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