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偏心眼
老爷子和陈国梁所说的远达重工,始创于五十年代,一度是全国大中型机械设备的领军企业之一,中海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王牌支柱产业,几乎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国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原有计划经济年代建立起来的经营和管理模式逐渐把企业带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年年靠政府的补贴和资助熬日子,成了中海市委市政府手里的烫手山芋。
因此,市领导目前正着手大力推进远达重工的重组和改制,以顺应历史的潮流,只是‘土皇帝’周奇峰却意图强行抛弃这大包袱,将衰败的国有产业直接抛给市场消化,手段简单且粗暴,连上万职工都采取了不予安置的措施,打发他们去自谋生路!
在这种改革的思路下,周奇峰很希望陈家能表态支持,出手接收了远达重工的剩余产业,说到底,无非是想借这次机会,向中央表明自己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同时扩大家族的影响力,为周奇峰自己的上位攒足政绩!
只是,作为‘过来人’,陈明远却很清楚,不久之后,远达重工的数千职工们将会集体组织游行示威,闹得举国震惊,最后还把市委市政府的大门给堵了整整一天,场面壮观轰烈,最后在武警和公安的双重镇压,以及相关大员的许诺下,这起沸沸扬扬的**才弹压了下去。
可惜,事件发酵蔓延出的民怨民愤,还是被中央如数获悉了,进而惹来了一场雷霆震怒!
关于这起事件,陈明远除了从未来的海量信息中知道个大概,另外就是家道中落后,从小姑妈等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一些:就是这天的磋商完毕后,陈家为了看似美妙的利益,通过政治和经济双重渠道,倾家族全力支持了这项改革计划,并且全盘吸纳了远达重工的剩余产业,却没料到紧随而来的不是丰厚回报,而是中央的迅猛打击,目的则是要打击在改革开放中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陈家兼并远达重工的行为,最终被定性为侵吞国资,而且金额数量极为巨大,几乎是被中央视为打击严惩的典型!
为了支持远达重工的改革决议,陈家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老爷子还动用了自己在中央的不少关系,因此,在危机爆发后,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连续失误,陈家注定在劫难逃!
至于周家,在国资案爆发之前,似乎早有预知,很明智地摆脱了关系,不仅置身事外,还在随后的洗牌中收获颇丰,一举壮大成为中海的第一豪族!
陈明远隐约听说,周家之所以能火中取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站队及时,并且还对陈家无情地落井下石,以协助中央破案为名头去邀功讨赏。
毋庸置疑,这桩影响了国家经济多年的国资大案,正是家族衰败的分水岭,陈明远几乎可以断言,如果不是这起事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老爷子与世长辞后,家族绝不至于这么轻易的分崩离散……
想到镌刻母亲名讳的墓碑,陈明远痛心疾首,虽然依然反感家族森严的氛围,可毕竟家里还是有他在乎的人,不可能置之不理,而且他还清楚,岑若涵的父亲岑瑞文也将在这场风暴中险象环生,就是为了挽救父亲和家族,岑若涵才会无奈牺牲了自身的幸福,委身下嫁周家嫡子周哲雄,导致了一生的不幸!
总而言之,他必须在厄运降临之前,把所有的威胁铲除,不仅仅是为了家族,同样的,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人生。
只不过,应该如何扭转大势,陈明远尚且没有周密的良策,目前看来,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毕竟危机的苗头还没出现,自己说一千道一万都是无济于事,反而还得被说成是危言耸听,招来族人们的反感和耻笑。
思绪万千,陈明远已经走到了下边,忽然听见有人在轻声叫自己,转头一看,只见堂弟陈明柯正朝自己挤眉弄眼,同时指着旁边的空位置,示意让自己坐过去。
说起来,陈家的三代中,除了张自力以外,其余的兄弟姐妹陈明远还是处得不错的,像三叔的儿子陈明柯如今还在上高中,虽然长期跟着父母在燕京读书,可偶尔见到面,两人还是处得挺融洽。
不过陈明远今天可没心情陪他凑趣,直接走到杨休宁和岑若涵之间的位置坐了下来。
杨休宁两女看在眼里,不由又多了一分欣慰。
虽然不清楚这孩子是不是心甘情愿,但能识大体,至少也是一大进步了!
“休宁,远达重工的情况现在怎么样?”老爷子忽然问道。
杨休宁理了下头绪,不疾不徐地答道:“还是老样子,基本已经停产了,累计负债超过10个亿,全靠市里应急的资金发放工资,职工们也都是人心惶惶,眼下,市里的财政和政策压力都相当大!”
听了这话,老爷子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白眉依然紧锁在了一起。
作为中海历史上的一代父母官,老爷子几乎是亲眼见证着中海市逐步成为华夏国经济的桥头堡,远达重工更是在老爷子的手中达到了鼎盛,现如今,听闻企业已经频临绝境,数千工人的生计没有着落,心里的苦滋味可想而知!
陈国梁劝道:“爸,您别太忧心了,市里领导已经在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中央也开始重视这些问题,正着手研究对策呢。”
如今,中央确实正着手研究对策,远达重工成为了国企改革的试点核心之一,陈国梁作为国家计委的要员,这趟陪老爷子返回故乡,同时也身负了打头阵的重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拿出一份汇总报告供中央的决策层参详。
不久后,由中央华副总理带队的考察组将会空降中海,重点考察远达重工的现状,作为不久后中央决策的关键依据。
“对策?能有什么对策,老首长不都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嘛,摸着石头过河,地方的问题交给地方去解决,如果凡事都要中央出面擦屁股,那还不如继续吃大锅饭!”
老爷子不失时机地点拨了下儿子。
陈国梁连连点头。
老爷子缓了口气,沉吟道:“远达重工的情况,我之前在燕京就有所了解,基本是回天乏术了,按照目前中央的政策,为了扭转效益肯定得改制重组、开源节流!”
“现在全国的眼睛都盯着咱们这,如果远达重工开了先河,其他地方大多会有样学样,到时候铁饭碗被取缔,下岗的职工就不是几千上万了,而是百万千万,在咱们国家,国有经济是核心支柱,支柱都不稳固了,所有人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陈明远不由感叹老爷子的慧眼如炬,早早的预见了国企改革中的问题关键。
但是,纵然老爷子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可如今改革趋势已经不可扭转,他目前能做的,也只能是借由远达重工这块改革的试验地,尽可能影响中央的政策!
陈晓梅趁机建言道:“爸,就是因为远达重工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家才更应该出一份力气,好歹这也是您手把手带起来的,总不能改革春风一吹,就吹倒了吧,再说了,奇峰同志他们也盼着在这危急关头,由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出来稳定局面,这样一来,不仅群众们能吃下一颗定心丸,中海的政商两界也会更有信心一起守望相助、共度难关!”
“您看,我事先都让自力把远达重工的详细情况整理成册了,对一些重点亏损的产业都做了标注说明,您和国梁可以看看,给点意见,反正以咱们家目前的财力,拿下远达重工应该是绰绰有余了,我相信,到时候由我们家去领导经营,远达重工应该很快就能走出困境。”
陈晓梅变戏法似的掏出一个册子,递给了儿子,又使了个眼色,让他赶紧呈递给外公。
陈明远冷笑不已,不得不说,大姑妈巧言令色的本事堪称一绝!
事实上,前世家族决定支持这项国企的改革计划,陈晓梅一家是最为积极主动的,目的自不待言。
最后,陈晓梅一家得偿所愿,获得老爷子首肯后,成功揽下了这项庞大计划,但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随后的危机中,她们首当其冲成了中央调查组的主要目标,即使老爷子努力斡旋,一家三口仍难逃劫难,大姑父张荣贤更是因为滥用职权被判了无期徒刑!
可是,陈明远却必须得救他们,他们始终是陈家的一份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场危机风暴面前,陈家如果想全身而退,就不能丢下任何把柄!
老爷子翻阅了下册子,考量了半响,颔首道:“不错,搜集得很详细……”
张自力顿时喜形于色,如果能被批准负责这次的改制计划,等到这些国企资源纷纷纳入家族的名下,不仅家族的实力将突飞猛进,自己和父母亲的地位也将水涨船高!
可惜,似乎陈明远的到来和改观让历史的流向发生了偏差,老爷子又斟酌了片刻后,发话道:“不过终归还是有些片面,具体该如何操作,还得再仔细考究下。”
他扫了眼众人,目光最后落在杨休宁和陈明远身上,决断道:“休宁,现在整个家里,就属你对中海的商圈最为了解,这份材料你拿过去,按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想想对策,总之,不能眼看着远达重工就这么败落了。”
“明远,借这个机会,你也在你妈身边多看看多想想,有什么想法可以互相沟通沟通,你是经济专业科班出来的,这是难得的实践机会,尽量做到学以致用。”
话音刚落,全场的气氛戛然凝固,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黄粱美梦被敲碎,陈晓梅一家的脸色迅速难看下来,万万没料到,自家殚精竭虑的努力,到头来反而给杨休宁母子做了嫁衣裳,而且看老爷子的意思,显然想趁机扶持陈明远逐步接手荣廷集团了!
只是因为这侄子说了几句乖巧话,就凭空得了偌大好处,老爷子的心眼偏得也太厉害了吧!
所谓母凭子贵,老爷子青睐孙子,杨休宁自然能继续稳坐荣廷集团的王座,不过她似乎并不太在意,恭顺地点头应允后,就指使儿子去接过册子。
张自力的心在滴血,可终究不敢忤逆陈家太上皇的旨意,只能瞪着一双充斥嫉恨的双眼,盯着陈明远朝老爷子走过去。
可是,当陈明远走到老爷子跟前,却没有接过册子,只是摇头道:“对不起,爷爷,这件差事,我觉得自己实在没法接手。”
刹那间,全场的氛围随之猛然一窒,连不问世事的老太太都满脸错愕地瞪着孙子。
这孩子,是不是读书读昏头了,天上掉下的馅饼都不接?!